“你就吹牛吧。我只要一想到才三成的效果就提不起信心。我倒是擔心如果東西賣不動,你姨媽又真的為此丟掉了紡織廠的工作,那還不得哭死?”
夏媛想來想去都覺得很沒底氣,她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有好的,閨女卻反要削減它的效果。
“你還是問問大姐自己再說吧,說不好她願意呢。”陸愛國只看閨女氣定神閒的樣子就莫名的覺得這事十有*可行,“就算真的不行,也還有薯片的生意呢。怎麼都不會少了姐姐的一份工資。”
“‘花顏’怎麼可能不行?它可比薯片生意更有前景得多,以後還要賣到全世界呢。”陸芸開始還點頭附和給了爸爸一個大大的笑臉,聽到後面笑臉就瞬間變成翻白眼了,
“無商不富。我相信姨媽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的。”
按照姨媽、姨父現在兩人合一起,一個月賺不到一百塊錢的工資,蓋個房子就負債累累,全程下來什麼苦力活都不敢請人幹,要自己兩個人親自上手,她早就看得心急不已。
這一輩子不比上輩子,那時候她是孤女,又受過姨媽和姨父的大恩惠,所以等到後面賺錢了她出手大方的替他們置辦房產,買車,請人照顧他們......姨媽和姨父也能接受的自然,不會覺得那麼抗拒。
這輩子一切都不一樣了,她又能拿什麼藉口再這樣對他們呢?
甚至連兩個表哥多來幾趟,吃個午飯而已姨媽和姨父都已經覺得虧欠了他們,姨媽還堅持要給媽媽伙食費。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等兩家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恐怕都會發展到姨媽會覺得會處處佔了他們的便宜,而不願意再跟他們走太近的地步了。
“我看是無商不奸才對,你才多大就是個最大的小奸商了。”夏媛沒好氣的瞪陸芸,“做生意雖然是有錢了,可是走出去沒幾個看得起的。反而你姨媽和姨父是雙職工,羨慕的人不少呢。”
夏媛感嘆了一會,又道,“算了算了,我就照實跟你姨媽說。不過你既然已經有主意了,那再說說到底該怎麼賣貨才好?也擺個攤點?或是開個鋪子?我們跟你姨媽該怎麼算?”
“不能在攤點上賣,辦執照開店鋪吧。”
最近陸陸續續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始申請辦工商執照開店鋪了。
“找順安街上的店鋪,不管多少錢,如果能多買幾間下來最好。我們把‘花顏’的生意單獨列出來,全部交給姨媽負責。平時也先給六十元的保底工資,然後按照每個月姨媽賣貨的量給她獎勵。到了年底還有她所管著的店鋪的一成利潤當成是年底的獎金。”
陸芸說的很認真,這樣對姨媽而言也算是旱澇保收。足夠打消她的顧慮,讓她能捨得放棄掉當前看著還好的工作。
“其實,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姨媽和姨父能夠一起去更南方的地方售賣‘花顏’。我們這裡雖然也是南邊城市,但是改革開放的程度還是遠不如那些經濟特區,只有到那裡,他們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賣出去更多的貨,賺到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