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兩只豬混養之後,劉愛英也不知道咋配種,就那麼一欄養著唄,說不定到了發情的時候,兩只就成了呢。
結果最容易發情的春天過了,夏天也過了,到了秋天還沒啥訊息,劉愛英都快對今年不抱希望了。
誰知洪水過後,那隻母豬有點不對勁,有時候不吃不喝的,還沒啥精神,劉愛英擔心生病了出事,專門去找了王曉紅,跟她約個時間過來看一看。
然後就發現母豬懷上了小豬崽,是在洪水前就懷上的,現在肚子都有點凸出來的跡象了。
“幸虧當時我們把豬趕上了房頂,不然要是被洪水沖走或者小豬崽有個閃失,那我可要心疼死。”精心養了那麼長時間,花的都是心血啊。
江秋月點頭贊同,擱洪水裡一沖,真不敢保證小豬崽還能平安留在母豬肚子裡,說不定會流産。
劉愛英唏噓完後,幹勁十足地把手裡的蘿蔔啃掉,說到母豬以後需要特別照顧了,還要和另外一隻分欄養,待會兒想讓江秋月搭把手,幫忙趕一下豬。
江秋月點頭應下,吃過飯和劉愛英一起,把公豬趕到另一個空置的豬圈裡,母豬那裡重新換了幹草堆,照顧的很精細了。
只不過,秋天懷崽子,加上三四個月的孕育期,母豬下小豬崽時正是青黃不接的農歷一二月份,要想到時候喂養好母豬和豬崽,恐怕現在要多準備一些了。
江秋月把自己想到的點對劉愛英提了提,讓她趁著冬天之前多準備點幹草和稭稈,或許多儲藏些紅薯莖葉也行。
臨河村的大水過後,柳建國及時帶領隊員搶收了點糧食,將將夠交上生産份額罷了,多餘的沒有一點,相當於青山大隊今年秋天的這一季白幹了。
為了挽回損失,柳建國號召隊員們把村裡的田地全部補種上了紅薯,只希望年底能收成多一些,不至於來年餓肚子。
所以,現在外面田埂上遍地都種的紅薯,等上個把月長大了,或者收獲的時候,劉愛英完全可以向大隊長申請,往養殖處堆一垛紅薯藤,專門用來年後喂豬。
“這個法子不錯,不過大隊長說現在先用水泡過的糧食喂養呢。”劉愛英嘖嘖地透露道。
她剛開始聽到要用人吃的糧食喂豬,只有一種感覺,當時大隊長是不是腦殼進了水?
稍後才知道是用水泡過的糧食喂,那些都是隊上用好糧跟村民們換上來的,放不長時間,容易壞,索性先喂豬了。
當然只是如此喂養母豬,另一頭公豬繼續喂稭稈和糠皮、野草等豬食。
江秋月聽後挑了挑眉,她還以為柳建國把換上來的那些糧食送去糧站,摻著交公糧了呢,原來是拿來喂豬了啊。
嘖,為了當初政委定下的那個目標,他還真捨得下本錢。
畢竟,水泡過的糧食在江秋月看來是最好不能吃的,但是在大多數村民眼裡,那還是能飽肚子的口糧,拿去喂豬實在太浪費了。
劉愛英就是很心疼的,但畢竟是母豬懷上豬崽的特殊時期,拿好東西喂養自然是為了母豬順利下崽,與她也是有利的事。
對此,她就不多說什麼了。
兩人都沒拿這件事多做置喙,大隊長那樣安排,她們唏噓一番也就接受了,好好幹活,天天向上。
只是等到冬天來臨,村裡的糧食開始緊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