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自是不難……”
“而想要讓他們有錢,他們就要先解決溫飽問題吧?”
芸娘有些迷糊了,問:“這跟溫飽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只有解決了基本溫飽,沒有後顧之憂,他們才能有心思想別的。只有富起來才會思變!”
芸娘搖搖頭,“我還是不懂這跟你不要息發放糧食跟牲畜有和關係。”
劉璋無奈咬牙,他不是經濟學家,講不清楚這其中的緣由。
想了想,打算舉個例子。
“這樣,娘,咱們假設有這麼一個故事。”
“故事?”
“對!就是故事!”
劉璋說道:“您聽我說完,您就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做了!”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
“兩個人?”
“哎呀,就是一個故事不要較真。這兩個人呢,一個很富有,一個很貧窮。”
“富人是個成功的商人,他就像咱們家一樣富有,而那個窮人就像農戶一樣貧窮,連吃飯都成問題。”
“一日,商人忽然接到訊息,他的生意被比他更富有的商人搶走了,從此之後他將沒有生意可做。”
“他很著急,這個時候有一個高人給他出了主意,讓他去幫助窮人,幫他致富。”
“富人不樂意,但那個高人告訴他,只要他這麼做了,最後他一定會將生意做的更大!”
“抱著試試看看的心態,他去幹了這件事。就像我一樣,提供不要利息的種糧和種雞,只要求一年後有了收成將種子和雞崽兒還回來。”
“就這樣,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堅持了三年,猛然發現,雖然他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但窮人在他的幫助下慢慢脫離了貧窮,家裡有了餘糧,手頭有了錢財。”
“這些窮人有了錢之後,感念商人的熱心腸,所以買什麼東西都會先來他這裡。錢數雖少,但窮人們很忠誠,已經養成了習慣來他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