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那句話,沒人敢動。
畢竟牽一發動全身。
全國各地都行走在同一條路上,你卻要另外開闢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出來,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好事。
承擔的風險也大。
收獲的利益卻是個未知。
槍打出頭鳥這話,適合任何時代。
沒有能力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唯有隨波逐流才是正確的路。
因此,現今各地唯有友誼商店有手工繡,別的地方都沒有。
而友誼商店的手工繡,主要交易物件是外賓、僑胞等。
倒是不受影響。
可大師難得啊。
現有的幾位大師,年紀大了眼睛花了,帶出來的徒弟要麼出不了師,要麼轉行幹起了別的。
因此,大師難求。
易遲遲讓他看到了希望,所以,他鄭重道,“我先給你開個帶公章的證明,這幅你放心大膽的繡,電話號碼也留給你以防萬一,交貨那天要是沒問題我再給你開個特聘技術員的工作證明。”
“好。”
有了寧建東這句話,易遲遲可以放心大膽的幹了。
接下來就該談價格了。
過程不算順利,寧建東壓價有點狠,事關自己的利益易遲遲也不願意退步。
於是,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不行,你這個價格太高了。”
“我的手藝值這個價,不可能退,幹就幹,不幹大不了我也不幹了,我幹裁縫去。”
易遲遲懶得和他掰扯,直接下了最後威脅。
寧建東到嘴的話戛然而止,這個威脅有點狠。
但凡他手裡有第一個手藝如此精湛的刺繡大師,他都不可能吃這個威脅。
可偏偏他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