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送上,這章不好寫,寫了五個小時啊,尼瑪,無語!求下月票,打賞,謝謝!)
這時,那位原來教葉晨這門課的賈長亮舉手示意了一下,看他的臉色帶著一絲冷笑。 ?
“看來,接下來有好戲看了!”教師席中,郭雨聲幸災樂禍地對旁邊的劉景笑道。
“呵呵,我也想看看這位新同事等會下不來臺的樣子!”
兩人幸災樂禍地輕笑著,他們對葉晨剛才的言論也是嗤之以鼻,始終覺得對方嘩眾取寵。
“賈老師看來有話要說,請講!“臺上停頓了片刻的葉晨,看到臺下的教師席有人舉手示意,目光閃爍了一下,說道。這人是中午有過一面之緣的賈長貴。
“葉老師,眾所周知,《西遊記》中的成功學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整個故事都是一部成功學,而葉老師剛才所說,未免有點天方夜譚了。“賈長貴起身,拿著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話筒,不鹹不淡說道,語氣中含著淡淡的嗤笑之意。
接著他繼續說道:
“《西遊記》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國式成功學的作品,《西遊記》最典型的成功:目標明確——西天取經;心態積極不?遇到九九八十一重困難從不回走。誰是心態?孫悟空就是唐僧的心態,孫悟空他不是一個具體的猴子。《西遊記》裡面除了唐僧一個人取經,剩下都是說一個人要想成功他的主觀因素,在《西遊記》這個作品中,孫悟空代表唐僧的心,白龍馬代表唐僧的意,加起來叫心猿意馬,豬八戒代表的是性,沙和尚代表的是勤,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得駕馭住心猿意馬,而且要戒性和勤。不這樣去不了西天取經。白龍馬代表的是意.......,這樣才能駕馭心猿意馬,才能成功。所以師徒一行五人,一個團隊合作共贏。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這點點都證明此書是一部成功學,是個有頭有尾的喜劇。而葉老師說裡面沒有成功學,是個悲劇,我想在場的很多人都希望得到一個解釋!“
賈長貴口中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兩分鐘。他所講的觀點是後世對《西遊記》成功學的解讀。話畢,微笑著往後掃了掃在場開始鼓掌的學生,話語中不無得意之色。
賈長貴說完,贏得了學生們的一片掌聲,學生們很多人都在以前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個觀點,所以當葉晨說出剛才的話時,他們很驚愕,不解!
《西遊記》不是成功學?
不是喜劇,是悲劇?
聽起來確實讓人迷糊,天方夜譚的樣子!
臺上。葉晨聽完賈長貴對他觀點的駁斥,臉上並無異色,反而微笑地說道:“賈老師講的真好,大家應該再給點掌聲!”
臺下配合的掌聲更熱烈了一些。
而臺下的許多老師、學生、記者見臺上的葉晨淡然自若的樣子面露異色,看來對方似乎胸有成足啊。
這時,葉晨說話了,“剛才賈老師說的確實在理,也是當前對《西遊記》成功學的一種普遍定義。”
他頓了頓,看著臺下臉上疑惑之色更重的眾人,淡淡笑道:“不過。《西遊記》真的是一部真實的成功學嗎?請各位暫且先記住我說的兩個字—‘真實“,什麼叫真實?孫猴子最後修得鬥戰勝佛,是他真正想要的嗎,他起初只是一個想佔山為王的妖猴罷了。最後闖了龍宮,招了安,到最後大鬧天宮,被佛祖鎮壓了五百年,才迫不得己為了自由跟隨唐僧去西天,起碼說。他最初的本心不是這樣的。再說豬八戒,從開始到取經路上,一直是想在高老莊過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也成功;再說到小的方面,那些妖怪每次都想吃唐僧肉,次次沒成功,沙和尚每次想救師傅,結果次次沒成功,而我們現在所說被大眾認知,正如賈老師所說的《西遊記》成功學,並沒有不合理之處,是從一種大方面——西天取經來看待成功學,就像一行五個如桀驁不馴的皮猴子,好色中看不中用的豬八戒,普普通通的沙和尚,這幾個看似現在所說的“絲”氣質的人最終修得金身,確實是一個勵志的成功故事。而我剛才所講的是從人物內心出,從故事中小的層面來說,很多事情他們不如意,不能成功,就算最後成功了,也許這種成功不是他們想要的成功!說不定最後,孫猴子心裡還是想當一個猴大王,豬八戒還是想回高老莊!“
葉晨洋洋灑灑地從另一個層面解釋了他所想的觀點,最後道:“誰知道呢?作者也沒說,但這樣猜測又有何不可!“
說完,他笑了笑,臉上滿是從容自信。
臺下,安靜了數秒,隨後陡然響起了熱烈的呼聲和掌聲。
許多學生聽了,若有所思地思考了數秒,隨後眼睛一亮,這樣說,說的還真有一番道理。孫猴子雖然最後修得鬥戰勝佛,但這真是他內心想要的嘛?豬八戒成佛後難道就沒了好色之心,不想回高老莊了?
這番一講,許多學生有些幡然所誤,覺得頗有些意思,越覺得這堂課來值了!
而在老師席位上,許多在場的文學院老師聽完葉晨的這一席話,從原本的質疑、不屑,漸漸轉成驚訝,隨後若有所思,有的老師忍不住點了點頭。
“想不到啊,這小葉老師還真有兩把刷子!”
“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不過《西遊記》是悲劇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小葉老師還沒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