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五口,咱們家一家六口,劉家一家四口。”宋招娣道,“大姐夫的堂妹和堂弟還沒放學。別說四條魚,再來四條魚也不夠吃。娘,幫我燒火,我開始做飯。”
宋母想說其中五個小孩,根本吃不了幾口,可是魚都買來了,說什麼都晚了:“你們現在有三個孩子要養,以後還會有孩子,省著點花。”
“我知道,娘。”宋招娣道,“我們有存錢。”
宋母“嗯”一聲,小聲問:“有動靜了沒?”
宋招娣不解:“什麼動靜?”
宋母指著她的肚子:“你這孩子是不是傻啊。”
宋招娣無語:“娘,從我和鐘建國結婚那天開始算,我倆才在一起二十四天,就算有我也感覺不到。”
宋母掰著手指一算:“也是哦。”
宋招娣轉過身翻個白眼,這個老太太也忒心急了:“娘,你們來翁洲島,二姐知道嗎?”
“我們來得急,沒跟她說。”宋母道,“等我們回到村裡,她不問,我就不說,她問起來,我再說。”
宋招娣不贊同:“這麼大的事不告訴二姐,對她不公平。”
“那你叫娘咋辦?”宋母道,“你二姐出生後,孃的肚子一直沒動靜,以為這輩子只有倆閨女,對你大姐和你二姐不偏不倚。你大姐有的,你二姐也有,哪怕一根頭繩,娘也沒虧過你二姐。
“她呢?不知道什麼時候相中劉洋,把全家瞞得死死的。村長去咱家提議劉洋入贅咱家,她也沒吭聲。劉洋和你大姐去扯證了,她跳出來阻止。我總不能說,來寶,別去了,叫你妹妹去?這是當孃的該說的話?”
宋招娣:“二姐當時沒說,是認為大姐夫會選她。她平時對大姐夫挺好,可能以為大姐夫知道她的想法。”
“她是我生的,我都沒看出來。”宋母道,“你大姐夫那麼老實的人,他咋可能知道。你二姐就是,就是自己覺得自己特別聰明。
“再說後來的事,你當時也在,娘跟她說,一定給她找個樣樣都比劉洋好的物件,不會讓她吃虧。她呢,又不聲不響自己找了一個。要結婚了,回村打證明才跟我和你爹說。你說說,天底下有這麼當閨女的?”
宋招娣嘆氣:“都過去好幾年了。您是當孃的,別跟她計較。她如果懂事,也不會說出不準大姐和大姐夫結婚的話。”
“我也不是想瞞著她。”宋母道,“她男人的工資比劉洋高,每次回去就嘚瑟個沒完。好像咱們一家加一塊都沒有她男人能幹。
“你大姐夫現在是烈士遺孤,還是軍屬。要是被她知道了,又該覺得不如你大姐,又該跟我們慪氣,過年都不回來。”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咱家也沒有愛攀比的人,也沒有那麼小心眼的人,她這是像誰啊。”
宋招娣:“像您姨和您表妹。”
“說你起你姨奶奶,你表姨知道你和建國結婚,沒來鬧吧?”宋母忙問。
宋招娣沒有提,她算著日子和申城往這邊來的船的時間,努力把鐘建國的繼母和前岳母弄到一塊,只說兩人來到翁洲島上發生的事。
“你表姨還會再來。”宋母肯定道。
宋招娣知道鐘建國的前岳母會再來,見她娘說起趙銀都沒經過思索:“娘是不是從舅舅那邊聽說了什麼?”
“她兒子,就是趙銀嫁給建國他爹生的那個兒子,今年已經十八了。”宋母道,“國慶節第二天生的,名字叫勝利。去年初中畢業一直在家,也沒去廠裡上班,聽你舅舅的意思,想讓建國給他安排個工作。”
宋招娣睜大眼,不敢置信:“怎麼都是這個德性?”
“別提了。”宋母長嘆一口氣,“我們來的時候,村裡的幾個婦女還問你爹,建國這邊待遇好不好。估計也想把孩子送來參軍。”
宋招娣:“當兵光榮,當兵也苦。現在這個天氣還好點,我聽段大嫂說,趕上三伏天,大小軍官都曬的跟黑碳似的,有些人曬得全身脫皮。”頓了頓,“鐘建國也不例外。”
“他們都以為現在不打仗了,當兵就跟以前的偽軍一樣,整天坐在屋裡吃香的喝辣的。”宋母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