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的法子被否決了,張小北想來想去,他可能還是隻能從吃食入手了。一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小吃貨,二是做小吃成本低易操作呀。但是,家裡現在好像沒什麼東西可惦記的,估計等到秋收後會好些。於是張小北便一心盼望著秋收快點到來。
再說張家老大張富貴尋找張小寶的事,他是高興而去,悻悻而歸。那個孩子的確是被買來的,然而並不是他家小寶。
對於這個訊息,大家倒也不覺得意外,可能是失望的次數太多了吧。但對於江氏就不一樣了,她又是哭又是嚎,誰都勸不住,好容易才被勸住了,江氏卻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連一向對江氏無感的張小寶都覺得心疼,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他突然想起了什麼就問大伯父道:“大伯,我聽人說那個孩子被買來的日子跟小寶哥丟失的日子很近對吧?”
張富貴此時心情不好,只是敷衍地回了一句:“應該是吧。”
張小北繼續推理:“按說柺子拐孩子應該不止一個,他們日期又近,你說那個孩子會不會見過小寶哥呢?”
張富貴搖頭:“我問那孩子,他是一問三不知,說什麼也不記得了,再問差點哭了。我也不敢問了,問多了人家現在的爹孃也不樂意。”
張小北心道,他們當然不樂意了,怕這孩子想起自己的身世唄。這些人也真是的,就因為要滿足自己的私慾,就不顧人家骨肉離散。人販子當然可惡,可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張小北道:“那孩子未必不記得什麼,也許只是不敢說罷了。”
張小北無意間的一句話,突然引起了張富貴的思索,他騰地一下站起身,大聲說道:“我明天再去一趟,我一定要問個清楚。”
羅氏嚇了一跳,埋怨道:“你不是剛回來嗎?又要去。”
其他人也紛紛勸說,他們嘴上沒說,心裡卻覺得這老大可能跟他媳婦一樣,有些腦子不清醒了。
張富貴說道:“剛才小北提醒了我,我昨個問那孩子時,總覺得他似乎知道些啥,可是他爹孃在旁邊盯著,他應該是沒法跟我說,這次去我知道該咋辦了。”
羅氏還想再說些什麼,突然,江氏撲通一聲跪到羅氏面前,嘶啞著嗓子喊道:“娘,你就讓我們當家的再去找找吧,我們夫妻倆可就這一個兒子呀,找不到小寶,我活著也沒意思了呀。”
羅氏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無奈地擺擺手:“行啦行啦,你想去就去吧,反正也不差這一回。”
雖然大家心裡都有些不以為然,但張富貴還是去了。
張富貴又出門找張小寶去了,張小北也沒閑著,繼逛村子和私塾之後,他開始跟著姐姐逛莊稼地。他看看地裡都有什麼,夏天的田野一片碧綠蔥蘢,張小北連自己認的再加上問的,知道了地裡那幾樣農作物。有棉花,有芝麻,有黃豆,有綠豆,還有高粱穀子等等。
張小北一樣樣琢磨,棉花,不能吃,排除;芝麻,除了榨油和做芝麻醬,想不起還能做什麼,暫時先擱下;黃豆,好東西,豆腐豆腐腦黃醬辣醬等等;綠豆,也是好東西,豆芽、涼粉、綠豆糕,對了,還有蠶豆,這也是好東西。張小北越琢磨想法越多,心裡頭也越亮堂,他覺得他似乎找到了某條出路。
張小北的發家之路有了些微進展,張富貴也是春風得意,皇天不負苦心人,張小寶竟然真的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