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帶著家裡的女眷,趕出了兩桌席面。
因為客人都是人高馬大的男人,她猜測飯量肯定大。所以她做的這菜份量很大,葷菜居多。板栗燉雞兩盆,水煮肉片兩盆,其他的什麼紅燒魚,炒河蝦,肉片炒青菜全用大盤子大碗來裝,林林總總湊了十來個菜。主食就是蒸饅頭,她怕發的面太少不夠吃,另外又烙了二十多張餅。
胡氏正忙著,尋音突然出現在廚房門口,對眾人說道:“娘,小葉姐,小花,今天真是辛苦你們了。還有什麼活,我來幹一點吧。”
張小葉笑道:“都是一家人說什麼客氣話。”
胡氏笑著把她往外趕:“這麼多人用不著你,你陪著你爹說說話去。”
尋音笑道:“話已經說得差不多了。”
胡氏驚訝道:“這麼一會兒就說完了。”她心裡感慨這男人跟女人就是不一樣,要換了她,還不得跟孩子說個一天一夜的。
張小葉一邊幹活一邊說道:“行啦,弟妹,你幫忙去找找你家那口子去,這小北怎麼不見了人影了?”
尋音跟大家笑笑,遂趕緊起身去找張小北。
尋音一離開,張小花就奇怪地問道:“小葉姐,我哥不是去地窖搬酒了嗎?你咋還讓嫂子去找人?”
張小葉抿嘴一笑:“你這個嫂子呀太實誠,你不讓她幹點活她不自在,我就隨便找個活叫她去唄。”
張小花恍然大悟,接著她又用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哎,你們說嫂子認親後,咱們是不是就不能跟以前一樣了?”張小花跟尋音從小就認識,所以兩人平常相處起來很是融洽。只是她有些擔心嫂子的身份改變之後,她們該如何相處?
胡氏想了一會兒,說道:“以前怎麼相處,以後就怎麼相處。不用太刻意。”
張小花先是一怔,接著會意地“哦”了一聲。
張小葉也贊成胡氏的話:“三嬸說得對,咱們大家還跟以前一樣,要不然,不但咱們別扭,弟妹也別扭。”
……
陳將軍召女兒密談一會兒後,又回到堂屋。
堂屋裡這會兒只有張耀祖在,張耀祖見到這位不茍言笑的親家又開始侷促起來,彷彿他才是客人一樣。
陳將軍雖然不怎麼喜歡這位親家,但看在女兒女婿的面子上,臉上絲毫沒有表現出來。他盡量讓自己顯得平易近人一些,然而,他的氣場在那裡,再平易近人也沒用。
兩人尬聊了幾句,便開始低頭喝茶。
還好,張小北和趙清海趙清河他們很快就回來了。
趙清海去喂馬去了,他攬這個差事一是幫忙,二是真心喜歡這些馬。喂馬的時候又跟陳將軍的幾個隨眾攀談了幾句,還順便比劃了一下。
趙清河和張小北下地窖裡把家裡的藏酒都搬出來了。
什麼棗酒、櫻桃酒、葡萄酒等等都搬了上來。但是他感覺這位岳父大人未必會喜歡這些酒。於是,他又到村裡幾家愛喝酒的鄉親家裡借了三壇本地産的烈酒。
趙清海喂完馬回來,看到張小北借的酒,便說道:“你借什麼酒呀,你想要這種酒直接找我呀,我去清河家裡給你搬。”
張小北不解地道:“清河不是不喝酒嗎?他家藏的有酒?”
趙清海往廚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這是我藏的私房酒,你可別告訴你姐。”
張小北笑了笑,趕緊保證自己絕不告發他。趙清海這才放心地去搬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