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段大嫂笑道,“晌午做什麼吃?咦,碗怎麼碎了?”
宋招娣:“那兩個人打架的時候碰掉的。”
“打起來了?”段大嫂瞪大眼。
宋招娣:“我也沒想到,一言不合就動起手。”指著地上幾根半白的頭發,“這個是我表姨的,這邊又黑又粗的頭發是大娃他姥姥的,打架的時候拽掉的。”
“難怪能把碗弄碎。”段大嫂咂舌,“有沒有傷著你?”
宋招娣不好說她躲在樓梯口看熱鬧:“我躲廚房裡去了。唉,兩人前後腳跑走,也不知道回頭建國回來,我該怎麼跟他說。”
“實話實說。”段大嫂道,“小鐘那個人我瞭解,他不喜歡他繼母,也討厭大娃的姥姥。他呀,恨不得那兩個女人打死對方。”
宋招娣:“她倆年紀都不小了。我表姨的手勁比較大,拳頭也傷不了大娃的姥姥。”說著,猛地想到,“出海的船是不是隻有一班?”
“上午下午各一班,怎麼了?”段大嫂問出口,睜大眼,“上午的船已經走了,她們得下午才能回去。你的意思她倆還會回來?”
宋招娣不想點頭:“嫂子,借我幾把鎖,我得把樓上的門,和廚房裡的櫃子的門全部鎖上。”
“怎麼跟個鬼子進村似的。”段大嫂連忙把一臉懵懂的三娃遞給她,跑回家去找鎖。
大娃和二娃一聽姥姥和奶奶還會再回來,兩個小孩臉上沒了害怕,只有興奮。大娃再次拿起大菜刀,沖著宋招娣比劃:“我幫你嚇唬姥姥。”
“你給我放下。”菜刀很鋒利,宋招娣平時切菜的時候都不敢分心,“我去切番茄,蒸米飯。你倆在門口守著,看到你姥姥回來,喊我一聲。”
大娃驚訝:“還做飯?”
“必須的。”宋招娣道,“為了一個壞人讓自己挨餓,是很蠢的行為。”
段大嫂:“我給你燒火。”
宋招娣知道她有話說,點了點頭,到廚房裡主動說:“我姐夫叫劉洋。”
“劉洋?”段大嫂搖了搖頭,異常失望,“老劉的侄子不叫這個名。”
宋招娣:“劉洋是大名,我爹給起的,海洋的洋。師長的侄子原本叫什麼?”
“老劉只有一個大哥。”段大嫂細細回憶,“老劉說那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大哥看到是個兒子,說劉家有後了,就叫有根。”
咣當!
宋招娣手裡的葫蘆瓢掉進過來,濺段大嫂一臉水。
段大嫂抬起頭,看清宋招娣的表情,張口結舌,嘴唇哆嗦:“真,真的?”
“嫂子,先別激動。”宋招娣深吸一口氣,“世上同名同姓的人有很多。有根、家根、家寶這些名字很常見,您跟我說說,您侄子現在多大了。”
段大嫂仔細想了想:“我嫁給老劉的那一年,那孩子好像是五歲。對,我記得,一年後咱們把鬼子趕跑了。內戰開始,老劉上戰場,我就跟著去了。是不是五歲?”
宋招娣點頭:“你嫂子姓什麼?”
“姓楊。”段大嫂肯定道,“木易楊,我一看文工團唱四郎探母,提到木易楊就會想到那個嫂子。”
宋招娣不相信世上有這麼巧的事,可段大嫂一說她是春城人,宋招娣腦袋裡就閃出兩個字——好巧。便多嘴問一句:“嫂子,我覺得我姐夫很有可能是你侄子。”
“我去給老劉打電話。”段大嫂霍然起身,“你抱著三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