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濱南村黃杏組的這一塊地,要找一個更合適的地方,還真是不一定那麼好。
一時間,麥工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因為他還知道一個問題,無論是做什麼,如果得罪了當地的村民,什麼都做不成。他們可以不把地給你,也可以不讓你的東西從他家的地經過。
很多工程在農村施工,一些大型的機械和材料,要從那種自然的羊腸小道運送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這時候只能緘默不語。
曾萬軍見自己的話被頂回來,正要發火,被李華伸手攔住。
李華知道村幹部有時候比較粗暴,幾句話就可以化解問題。
但今天顯然不對頭。
“各位村民,誰說建水廠對沒好處?站出來我看看,這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李華看著村民們,略帶著一絲批評的情緒道。
當然,李華把這情緒控制得恰到好處,他的話,先不能激起了村民的情緒。
村民們都認識李華,對他還是比較認可的,尤其是種了辣椒的村民,說到李華都是比較親切的。聽到李華的話,大家的情緒都被壓回去了一些。
這不是因為李華是第一書記,而是因為李華確實是在幫大家做事。
“李書記,你說有啥好處,你要是說出一條來,我們馬上就支援。”一個村民在人群之中喊了出來,當然或許是心虛,喊完就縮回脖子去了。
張元貞、麥亦勇都看向李華。
走過這麼多地方,他們知道在村裡村幹部才是權威,政府下去的幹部,村民是不一定會買賬的。
但剛才這一幕明顯有點超出了他們的看法,村幹部說了被村民頂了,李華然後才站了出來,而且形勢似乎比村幹部更好使。
看下去。
嶽峰巒一直對李華充滿信心,所以表情一直都很平靜。
李華微微一笑,看著眾人道:“只要一條的話,你們可是會吃虧的哦,要不要再加幾條?”
加幾條?
村民一愣。
哪個領導不是撿著村民話的漏洞說,趁著村民漏洞,馬上就說完理由,讓大家無話可說。可這李書記還真是個怪人,主動問要不要加幾條。
村民一陣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