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老繼續說話,“李書記剛才第一件事就是講了團結,今天我也表態,我全力支援李書記的工作,也希望代表們支援濱南村發展大局。”
黎老的話說完,現場一片沉默。
一部分人肯定十分認同,另一部分人卻是十分震驚。
不是本地人不知道黎老的態度,就連譚老對他的意見都必須十分重視,更不要說其他人。
譚得勇和吳大龍見了黎老都是一口一個叔叫著,位置擺的很正。
譚老終究沒有說什麼,內心複雜。
李華笑著點了點頭,黎老的好意,他是要接受的。
雖然之前沒有什麼接觸,但這兩次開會,他基本上知道了黎老的性格,大公無私,一心為公。
“黎老,感謝黎老和大家的信任。”李華突然話鋒一轉,“既然大家說到了團結的問題,大家既然是一家人,就敞開胸懷,把互相之間的不滿都在會上表達出來,大家來一個推心置腹,今天就把話說開。”
聽見李華的話,譚老的臉上露出一絲異色。
而且,李華的這句話沒有得到任何代表回應和支援。
看到代表們都不說話,李華猛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他太高估了村民的思想境界,而且,什麼是不團結?什麼是不滿?
大家就算有什麼想法,會當眾說出來嗎?
根本不可能!
見大家不說話,李華慢悠悠的說道:“各位代表,剛才的一幕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濱南村是團結一致的,是坦誠相見的,是沒有什麼矛盾的,明天自然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一句,李華是想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棣起兵,一次議事之後,突遇到一陣狂風,竟然吹倒了帥旗,屋內眾人大驚失色。眾人都以為這是不祥之兆,就連朱棣本人也是沉默不語,心中抑鬱。
沉默之中,姚廣孝站了出來,說道,自古潛龍出淵必定天地天生異象,此乃大吉之兆。
朱棣和諸將大喜,而後出征大勝。
李華這句話想這麼圓回來,但他心裡也知道,起到的作用也許只是緩解尷尬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