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海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嶽峰巒一直在思考。
姚書海說得很對,但是在風險上,村民集資是很大的,幾千戶,上萬的村民,但凡有一部分有意見,那也許就會造成公司的震盪。
但是李華說得也有道理,如果要長久的解決村民收入問題,不管是不是貧困戶,這長效機制必須有才行,而且要穩定才行。
群眾集資是集資,但是他們也不需要參與管理,或許在經營上,也不一定有什麼風險。話又說回來了,做什麼事沒有風險呢?
“李副鎮長,姚書記的意思,這件事要慎重,從長遠的角度說,這個事的確與好處,但是我們還是要把步子走穩。”嶽峰巒道。
姚書海點了點頭,看來嶽鎮長和自己是一個想法。
李華是衝進有幹勁,但是在這種問題上,他就有點把握不住,真要是先集資了,然後公司不行了,那到時候群眾肯定是找鎮政府。
本來各村的矛盾糾紛就很多,一旦有這個事情觸發,到時候真不知道會有多麻煩。
“但是這個事情的可行性,我覺得還是在村民那裡,三個村的民意要摸一下,如果村民願意集資,那咱們就搞,如果村民不願意集資,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暫時就不能搞。”
李華點了點頭,比起姚書海的態度,嶽峰巒要好得多,而且他說的這個辦法切實可行,接下來就可以安排民意調查,各村分頭開會。
“好吧,姚書記、嶽鎮長,我看就這麼辦,如果村民的意思佔大多數,那咱們就試一試,如果村民意見是在太少,咱們也已試一試,只不過方案要大規模調整。”、
和姚書海、嶽峰巒商量之後,李華馬上通知了三個村的駐村隊長、村三職在濱南村村委會開會。這事必須商量妥當,才好決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不到半小時,人聚齊了。三個村本來就是挨著的,李華這麼一召集,大家都很快的趕來。齊峰村的宋迪、趙德文、張觀喜、申進文,五龍村的鄭新宇、張子述、李江波、田永勝。
駐村隊長,村三職。
在會議室內,宋迪和鄭新宇大家都在互相交流著,和李華一起開過多次會,但是在濱南村開會,這是第一次。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李華整理了一些資料,然後影印了七八份,發到了參會人員的手上,“各位,這是為民公司的一個前景估計,是不是很誘人?”
看到億為單位的收入,幾個人都嚇呆了。
這麼情況,就破公司能破億?
而且,今年的收入要破兩千萬?
我的天啊。
“李副鎮長,這資料不是拍腦殼拍出來的吧?”趙德文看著李華笑道。
“當然不是,這是科學資料。”
“......”
眾人更加愣住了,大家都沒有想到為民公司會有這麼大的能量,不過看這一段時間的遊客,算起來也不是很差,這個資料,說得過去。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