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掏出了自己身上的錢,遞給了何冬蘭,讓她馬上去醫院,然後帶著黃春妮繼續去了下一個地方。
黃春妮的心情比剛開始出來的時候沉重了很多,她不是一個不關注時事的人,相反,她對扶貧尤其關注。
但是這一塊的工作她的確沒有參加過,她要做的就是高效率投資。
但是這一刻她在猶豫,似乎有些東西並不是那麼絕對。
利益就真的只是利益嗎?
真的有所為的理性經紀人嗎?
為什麼趙小花願意集資持股呢?這對她的利益不是一種損害嗎?
李華接下來讓黃春妮看了幾個農戶,這幾個戶條件並不是最差的,但是對生活的渴望,對未來的嚮往,讓她為之動容。
那也是最質樸的情感,最原始的期盼。
在步行回去的路上,黃春妮叫住了李華,“李華,我一直搞不懂,你一個鎮政府的職員,為什麼對為名公司的事情那麼上心。”
“我以理性投資人的角度在看你,但是我發現我錯了,你不是。”
“你對每一個村民都那麼上心,而且,你做的這些,對你根本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即便那是趙小花投資的公司,她也不會無緣無故把錢分你。”
“我這一路都在想,到底是什麼讓你這麼堅持。”
“我想到了......”
“責任。”
“我後媽給我說過這個問題,但是我沒有聽她的,但是現在我懂了一些,個人有責任,企業有責任,社會也有責任。”
“我們生活的圈子不同,會鎖定我們的視角,讓我們看不到這個世界還有困難的一面,還有那些被人熟知而毫不關心的地方。”
“謝謝你......”
黃春妮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的話,讓李華倒是猝不及防。
李華做這些,沒想讓黃春妮有多大的轉變,只是讓她知道,這裡有這麼多困難的人,有這麼多對未來嚮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