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貞先下車,已經走到了嶽峰巒的身邊,“嶽鎮長,我們上去看看。”
曾萬軍帶路,走在最前面,身後是李華,然後是嶽峰巒和張元貞、麥亦勇。
黃杏村的這一條支路,修的時候花了不小的代價。
村裡用了一事一議籌工籌勞的方式修好了這條路,無奈太過簡略,現在車能開到這裡,已經是恨不得了的事情了。
同樣辦法建設的公路,廢棄的不知道有多少。
“嶽鎮長,濱南村是個好地方啊,你看下面那麼大一片平地,外面又靠著長江,搞點旅遊條件很好啊。”張元貞感嘆道。
“是啊,長江邊上,地理條件這麼好的,我也就看到這裡了,附近很多地方雖然靠著長江,但基本上都是懸崖峭壁,根本下不去。”麥亦勇道。
“兩位領導好眼光啊,附近來說,就只有我們這裡的地最好了,可惜的是一直髮展不起來,要不兩位領導來投點資。”曾萬軍聽到了張元貞和麥亦勇的話,笑道。
張元貞笑了笑,“投資啊,我們倒是很想,可惜我這工薪階層,有心無力啊,哈哈哈......”
正說著,幾人就爬上了一道山樑。
原以為山樑之上是一片荒蕪,卻沒想道,山樑之上有著一塊很大的平陽之地。
上面住著農戶,幾家炊煙裊裊。
在農村,很多地方因為幹活出門得早,而且有些地方很遠,中午都不會很早回來,兩三點吃午飯算是常事。
“張工、麥工,水廠可以建在這上面,你看那上面。”李華指了一下上前面,遠處,一條水渠流淌而過,“那就是紅旗渠,附近的居民喝的就是那個水。”
曾萬軍也走了過來,“你們看,從那前面下去,就是宣央鎮的烽火村和寶利村,那兩個村不靠江,人口和濱南村差不多,飲水也是一直都困難,雖然有一個紅旗渠透過,但是很地方無法把水引過去。”
張元貞和麥亦勇不斷的到處看著,聽著李華和曾萬軍的介紹。
張元貞點了點頭,道:“這上面不錯,水廠建起之後,根本不用考慮供水的問題,直接靠重力供水就能夠實現,根本不需要虹吸。”
“看了這麼多個水廠選址,濱南村這個選址還真是沒有難度,一是直接就靠近了紅旗渠,水源充沛,二是位置高度合適,供水太方便了。只是水廠的建設規模我們要斟酌一下。”麥亦勇道。
“張工,紅旗渠的流量為1立方米每秒,引自山上的地下水,水質較為豐富,保證率高,以前檢驗過,達到了3類水質標準,水質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建水廠的自然條件很好。”李華擦著汗,介紹道。
嶽峰巒看了李華一眼,他沒想到李華這傢伙竟然連紅旗渠的資訊都掌握得這麼全,這些東西,就是自己也是還沒有來得及去了解和學習。
張元貞和麥亦勇聽了李華的話,眼中泛起了精光。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