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點了點頭,微笑道:“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我們要做很多試探,但請大家放心,我們會盡力選好方向,沒有市場的東西,我們絕對不碰。”
看著積極的眾人,群委會一干人都沒有說話,李華這是第一次沒有商量就透露出一個訊息。但大家都相信,李華說的一定是有道理的。
村民們看到了李華,也互相交流了一些資訊,大家也就逐漸散去。一些有意向到為民公司種植草莓的村民,陸陸續續到曾萬軍那裡報了道。
會議室裡面,大家都沒有散去。李華拿出了一份檔案,給大家傳閱了一下。眾人頓時明白了為什麼李華要說這個話,縣上檔案已經下來了。在產業發展上面,除了縣上規劃的產業之外,必須要兼顧產業發展的均衡,給各鄉鎮各村留了一部分空間。
這檔案其實是剛才李華從嶽峰巒辦公室順走的,剛開始以為不是什麼重要檔案,沒想到是一個產業發展指導檔案,而且對產業發展的目標都做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每個鄉鎮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要落實縣上的產業佈局,二是因地制宜、錯季節或者想辦法發展補充產業。
“檔案基本上就是這個情況,我們村的產業,除了辣椒之外,就是玫瑰園、草莓園、藍莓園,辣椒的覆蓋率比較高,其他幾項就只有那幾百畝,所以我們還得有一些補充產業,尤其是要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家有什麼建議沒?”
大家都一片沉默,突然的討論村級產業發展,大家還是有一些摸不著頭腦的,想說也不敢說,尤其是周柏生,他其實已經思考很久了,但是覺得還是不穩妥,不敢輕易提出來。
“得勇,你說一下。”李華見大家都不說話,直接點了譚得勇的名。誰也不說不是事,必須要理一個思路出來,不然產業如何落實?
“李書記,根據我們的經驗,柑橘、柚子、馬鈴薯、佛手什麼的比較適合我們的氣候,但是說這些說起來都是搞過的,如果再搞,一來群眾積極性不高,二來萬一再出什麼問題,怕是完全打消大家了群眾積極性了。”譚得勇對村裡發展的產業心裡是有數的,在李華的點名之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還有獼猴桃。”吳大龍補充道,“在我看來,其實這些都是好產業,但是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如果現在發展的話,的確有譚支書說的那個問題,炒冷飯並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吳大龍的語氣,和譚得勇一樣沉重,對於這個勞神費力但又長期沒有什麼效果的事情,兩人也都是有心無力的樣子。
周柏生一喜,他覺得這是他可以說話的時候了。譚得勇和吳大龍都沒有想法的時候,他的想法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他身邊的崔文豔,直接被他忽略了。他覺得,女孩子做這個工作就是做輔助,打主力不得行。
“李書記,我有一些想法想說一下。”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