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鎮長。”劉大偉搖了搖頭,道:“這個方案我想過,然後也和譚得勇和吳大龍討論過,他們的意見是修第三條,群眾意見小一些。”
“他們自然有他們的立場,但是如果所有事情都按著他們的立場來做,我們的統籌力量就弱了很多。如果我們先修第三條路,然後因為沒有第二條路而耽擱了招商引資,那就相當於挖斷了濱南村的路,孰輕孰重一分就輕。”嶽峰巒道。
姚書海點了點頭,不愧是學術派的領導,對事情的分析一陣見血。
劉大偉聽嶽峰巒這麼說,也沒有在爭論。
實際上,他也有這個想法,只是擔心後續工作不好做。
“李華,你有什麼看法?”姚書海這才把目光投向李華問道。濱南村的事情,如果不先問一下李華的意見,做起來肯定還是有缺陷的。
“劉副鎮長、姚書記、嶽鎮長,這個矛盾是從我們第一次探測路線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原來糾結的是第二條路和第三條路之間,現在又多了一個水廠,越發顯得有些糾結。”
姚書海、嶽峰巒和劉大偉都點了點頭。現在就是李華說的情況,難以兼顧。
蘇沐涵把目光落到李華身上,眼中充滿期待。
李華到底會有什麼高招呢?
“我覺得應該做兩手的準備,第一,如果談今年建設的路,如果只能建設一條的話,我和嶽鎮長的意見一樣,以濱南村現代農業園為主。村民的意見,我來統籌,但是在這之前,請劉大偉副鎮長把資訊公示出去。”
擔當。
劉大偉怕的就是村民鬧事,李華直接一肩挑了。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隨便建哪一條都無所謂,壓力不在自己這。
姚書海點了點頭,他能夠分出情況來,李華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同樣也是他的擔當。
嶽峰巒也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蘇沐涵眼中卻露出一絲失望,李華怕是不知道村裡的複雜吧?這種事情敢直接承擔?完全是傻!腦殼有包。
正當蘇沐涵在鬱悶的時候,李華又開口了。
“第二方面,我覺得我們都要轉變一下思路,濱南村的現代農業園建設,是得到了顧微雲縣長的肯定,水廠都是他親自安排建設的,為什麼非要把我們限制在一條路上?我建議,姚書記牽頭,劉大偉副鎮長參與,與縣交通局搞一次工作銜接,突破每年建設一條路的限制,這樣,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群眾滿意,發展也不耽擱,皆大歡喜。”
轉變思路,
搞一次銜接。
蘇沐涵眼中放光,這傢伙,好招都留在最後啊。以前也不是沒有這種先例啊,有個整村脫貧村,搞了三年一條路都沒有建完,還不是三條路一起建設,一年全部搞完。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