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姬楹一聲令下,有侍衛上前,不由分說取下太傅頭上的官帽,將他“請”了出去。
太傅一被革職,餘下的姬延昭一黨算是認清形勢了。
姬延昭已死,虎符在錢叢手中,姬楹登基是板上釘釘的事。
事已至此,他們只能認了,一個接一個跪下,嵩呼萬歲。
姬楹這才轉身走上龍椅,坐了下來,雙手微微一抬:“眾卿平身。”
一個月後,大行皇帝姬延昭終於下葬。
這一個月內,宮中可謂兵荒馬亂,烏煙瘴氣。
既要忙著操辦大行皇帝的葬禮,又要忙著嗣皇帝登基的種種事宜,宮中幾乎人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在這期間出了一件事,宮中的人一半歡喜一半憂。
事情的起因是按照祖制,大行皇帝的妃嬪,包括無所出的皇后,都得為夫主殉葬。
但這件事一提出來,立刻遭到剛登基的嗣皇帝姬楹強烈反對,他主張廢去殉葬制度。
朝臣自是不允,又是搬出祖制,又是拿出孝道來壓他。
姬楹通通無視。
於是剛登基不久的新君主和朝臣爆發了第一次對立,姬楹脾氣爆裂,被氣急了,下令要將幾位反應最強烈的大臣入詔獄。
這件事驚動了後宮,先皇后稱病不敢出面,畢竟這兒子不是她生的,最後還是黎落從王嬤嬤嘴裡得知此事,請了周琅玥去勸姬楹。
周琅玥去了一趟御書房,不到兩刻鐘,姬楹便收回了重懲那幾位大臣的命令。
但是鬧了這麼一場,殉葬之事不了了之。
大行皇帝葬禮過後,姬楹做主,以最高規格的親王禮下葬皇叔公姬玄夜。
然而姬玄夜的遺體早已被毀,葬禮後,為他立了衣冠冢。
前前後後折騰了月餘,朝堂雖然暗流洶湧,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臣子大有人在,但“大局”算是基本都定了。
沒過多久,春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