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同樣疑惑,所以也想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山脈之中,我也發現了你們查探到的那個法陣,透過對法陣的研究,大致上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易秋點頭說道。
“您的結論是……”
太夏皇帝和夏春秋同時瞪起了眼睛。
“你們看不懂那個法陣,是很正常的,因為那個法陣所牽扯到的核心,整個大陸應該只有我和司空聖能明白。
那是……涉及到空間法則的傳送類法陣。
從佈置的時間判斷,法陣的繪制應該發生在對我進行圍攻之前,所以不出意外的話,那法陣是司空聖給自己準備的退路。
準備著一旦對我的圍攻出現失控的狀況,好藉助著法陣的力量逃走。”
易秋七分真三分假的說道。
他並沒有將自己全部的猜測都說出來,一是因為那些猜測沒有任何證據,二則是因為很多東西,終究需要有所保留。
一個沒有任何秘密的人,往往離死也就不遠了比如對於法陣本身的猜測,易秋並不認為司空聖是為了逃走。
透過其後一系列的結果去逆推,易秋認為司空聖繪製法陣最初的想法,就是在眾人全都要死的情況下,可以藉助著法陣的力量,讓自己的靈魂不至於泯滅,並且去往一個他所希望去往的地方。
而最終,易秋也相信司空聖一定是達成了這樣的目地,只是不知道為何,他的靈魂也在法陣的作用下,回到了自己最初出生的國家,擁有了第二次生命。
盡管嚴格算起來,給太夏皇帝以及夏春秋的說詞也沒有太大問題,但實際上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前者意味著司空聖本身對於圍攻一事沒有充足的把握和信心,所以給自己留下後路。
後者則意味著……司空聖一開始就沒想過完好無損的活著離開!
從東山之役被設計開始,司空聖的想法,或許就是藉著這一次的東山之役,將整個大陸上的所有巔峰武力一掃而空,同時讓自己金蟬脫殼!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如果司空聖真的是東山會的人……或許便能夠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只是這些想法,易秋不會同太夏皇帝以及夏春秋去說。
饒是如此,太夏皇帝和夏春秋也依舊感覺無比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