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連國家名字,都記不清楚的方雲來說,當然不知道,科迪帝國代表著什麼。
科迪帝國就是一顆巨大的橫行,在它的周圍,聚集著數十個小國家,當然了,這種小,字是相對而言,在科迪帝國面前,即便是古德國這樣強盛的國家,也只能算是小國家。
而這也正是古德國的擔心,如果這一切的主導,真的是科迪帝國的話,古德國幾乎沒有反抗之力。
科迪帝國想要覆滅古德國,真的是舉手之勞,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古德國雖然收到情報,五國聯軍中,有科迪帝國的身影,可是科迪帝國並沒有出手,不論戰爭的導向偏於哪一方,科迪帝國始終的殘在幕後。
這就不禁讓人浮想連連,如果科迪帝國真的有心的話,根本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只要一個兵團的戰鬥力,就足以覆滅古德國。
可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月妮之所以對方雲說出這些,因為她與她的父親,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方雲的身上。
如果說古德國,真的可以在科迪帝國的反撲下,儲存自己,他們只能相信方雲,才能做到。
而今,古德國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存而掙扎,只有透過掠奪五國的領土與資源,壯大古德國自己,從而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中,存活下來。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科迪帝國的強勢,絕對不是古德國用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可以追趕上的。
當然了,科迪帝國並非無敵的帝國,在歐蘭大陸上,還是有幾個帝國存在,每一個帝國的互相牽制,所以才有了公國之間喘息的機會。
科迪帝國雖然強大,可是也不可能真的全力攻擊一個小小的公國,這便是古德國的機會,而且古德國的邊界並未與科迪帝國接觸,這也有可能是造成科迪帝國並未對古德國動手的原因。
“看起來離開古德國的時間,需要往後延期了。”方雲嘆了一聲。
第二日,五國大使便收到了,這次古德國談判的代表,換成了無雙王的訊息。
對於這個訊息,的確是給五國大使,帶來不小的壓力。
一個國與國的談判,很大的程度,都取決於一個人的決定。
在來古德國之前,他們曾經對古德國的談判代表,進行了細緻的研究。
不一樣的人,他們會採用不同的策略,如果是鴿派的,他們會採用強硬態度,如果是鷹派的,則是採用懷柔政策。
只是,從他們得到的,關於方雲的資料中,他們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方雲是個鷹派的大臣。
而他又不同於鷹派,因為政治上所謂的鷹派,只是態度上的強硬,從本質上來說,鷹派一鴿派都不難對付。
可是,方雲卻是那種,將承若付之行動的人。
一言不合,那就是兵刃相見,這種人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此。
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會真正的將談判桌上的對峙,演變為戰場上的爭鬥。
既然能坐在談判桌上,那就意味著雙方都不想鬧僵。
談判桌上,最怕的就是不計後果的流氓,就比如說方雲這種,天不怕地不怕,最喜歡的將威脅,付之行動。
這種人一旦進入談判桌上,那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態度發生轉變,已經處於極端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