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時間很快,不短不長。
小世傑在媽媽的教導下,加減乘除都會,漢字也學會不少,二十六韻母表記得滾瓜爛熟。
媽媽稱讚他可以出師了。
再難的吳迪也不會教了,畢竟她不是專業的老師,她也僅僅只學了點兒皮毛。
況且這幾年的奔波根本無暇顧及其他,早已忘的差不多了。
陶淵明說我不能為了五斗米折腰,李白說哥們肯定不能為權貴所妥協。
今年註定是心酸的一年,因為吳迪在這一年不知道要低多少次頭!
這年的事兒小世傑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媽媽為了讓他上學,找二姨父借了三百元。
這恰好就是他入學所需要的報名費。
眼看就要到入學的時節了,吳迪夫婦卻是急得發愁,他倆沒錢給孩子報名。
夫婦每次談論的都是愁眉不已,甚至偶爾還要大吵大鬧一番。
不知道2002年的三百元是多少錢,但換到現在來看就是一筆不小的錢數。
鄧風林是個粉刷匠,這活兒剛開始的並不好找事做,沒啥名氣,技能也沒點滿。
在家的一年,鄧風林就是勉強能夠維持日常所用,沒有一點點剩餘。
當然這更重要的是鄧風林並沒有沉下心來認真幹。
夫妻倆出去的兩年兩人也只能顧到自己,本以為出去可以闖蕩一番的。
但是沒學歷,沒本事,就只能做些苦力活。
這些都是流汗多報酬低的。
能混到自己不愁吃喝還能寄點兒回來讓老爺子照顧小世傑就不錯了。
節餘就不用想了。
另一方面,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鄧風林早出嫁的五個姐姐能把自家顧過來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