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小世傑記得的關於小時候的最清楚的事件之一了。
小世傑的上學路並不平坦。
今年他六歲,按理來說是到了正常的上學年紀,但是村裡不同,村小學是要七歲,小一點點都不允許。
在小世傑的眼裡,村小就跟古武大家族自家的武堂一樣,什麼樣的年紀才能乾的事兒都規定的清清楚楚,死死板板的。
沒有一分推讓的餘地,這大概是該死的私塾教育留下的餘蔭。
這是小世傑要上學遭受的第一次苦難。
唐僧師徒四人,孫大聖神通廣大,都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歷史卻是唐僧一路跋涉最終在印度證得果位。
雖然九九八十一難是假,但是唐三藏路遇挫折是真。小世傑也是歷經波折才能上學。
小世傑雖然天賦聰穎,但他玩的太久,就像泯然眾已的方仲永。
雖然沒那麼嚴重,但浪費的時間的確有點多了。
當然了,這是在父母看來,不學習只在田裡山裡河裡玩兒,那就是不務正業,那就是在浪費小世傑的天賦。
雖然這麼說有道理,但小世傑的心裡卻是不大讚同的。
這孩子玩心確實重,整天想著去哪兒捏泥巴,去哪兒捉青蛙蝦米。
鄧風林看的一急:“看你生的好兒子!”
“就不是你兒子啦,要我說,準是老爺子寵壞哩!”吳迪沒好氣的反駁。
“正好兒,在外面混的久了,這次在家裡好好歇歇,你教教兒子九九口訣什麼的。”
說到這兒,鄧風林聲音不由得小了,有點尷尬,因為他小學都沒有畢業。
吳迪帶點兒鄙視的意味說道:“喲,還是要我來呀,咋的不繼續牛氣了呀?”
鄧風林也不回嘴,揹著雙手就離開了。
“小兔崽子,你給我過來,跟我說說這兩年都幹啥了?過年是沒好意思提點你,現在咱們來算算賬!”
“沒幹啥呢,就光玩兒了。”小世傑心不在焉的回道,估計又是想到哪兒去野了。
吳迪也看出兒子不想說上學的事兒。於是棍棒出來了,這東西抽過多少號人,有人統計過嗎?
我估計不少於幾千萬了吧。從古至今,被棍子抽過的,名人有,壞蛋有,皇帝有,三教九流,五湖四海,那可到處都是啊!
所以,小世傑被抽一頓也沒啥吧。
當然了,鄧風林,鄧德銳倆人可不是吃乾貨的,這兩人可不會在一邊喊什麼六六六。
雖然鄧風林剛罵了小世傑一頓,那也只是怒其不爭,心裡卻也寵的要命,可捨不得掉半根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