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往事

東福聞言,臉立時紅了。他早已發現自己與散參花對練已遊刃有餘,但卻從未吱聲。每每練劍時,見到散參花在自已面前施展輕功,飄逸如仙,劍過之處,又帶得香風陣陣,令他目眩神迷搖,心神盪漾。每日在小園中的這一段兒練劍時間,對他來說已變成與佳人共度的良辰美景,與散參花過招之中,時時小心,處處相讓,生恐傷到她一點兒皮毛。卻又不曾露得半點兒相讓的痕跡。如今被散夫人說中心事,臉立時就紅了。

散夫人在一旁瞧得,卻不知他是為那般暗中痴戀的私心臉紅,還只道他是為對練相讓瞞了散參花而有些羞愧,因笑著撫他道:“好個善良的孩兒。”散參花笑道:“我說呢,如今每日練劍,我氣喘吁吁,東福卻每每氣定神閒,原是著了道兒了!”

東福見她並無怪罪之意,心頭頓時放下心來。深深對她躬身一禮道:“東福能劍術精進,正是多虧了參兒日日陪練。請參兒受東福一禮!”散參花笑起來跳到散夫人身後躲著道:“你有先天真氣,又豈是我的功勞,這一禮卻不受。”杏兒端了些果點進來,聽得一半,笑道:“是受甚麼禮?小姐日日陪東福練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何受不得哩?我來代領了罷。”一時大家都笑起來。散夫人道:“東福,這一番比試,想也累了,你去休息一下,洗漱過後到我房中來,我有事細細與你說。”

東福回到自己房中,自然有些忐忑不安。不知散夫人要與自己細細說些什麼?不多時,杏兒來請。東福過去散夫人屋內,見散參花早在墊了棗紅緞布軟墊的椅上坐了。屋內點了兩盞紗織細紋防蛾燈,擺了一個四獸同喜的獸頭銅碳盆。裡面暖暖地燒著紅通通的碳火。紅紅的火光映在散參花一張俏生生的臉上,如抹了一層胭脂,更顯得明豔照人。在這初冬的夜晚,屋外風聲呼呼,屋裡卻暖意融融。

散夫人見東福進來,忙叫坐了。又叫身邊的丫頭與杏兒自去烤火,未聽得叫喚便不用來管。一時房內只剩下散夫人與東福及散參花三人。散夫人卻半不說話,望著碳盆出了一會兒神。屋內靜悄悄的,只聽得木炭燃著偶爾發出劈啪聲。好一會兒,散夫人才說道:“東福,你可記得,我有一日去燒香,支開你們幾個,獨自留下,聽大師說禪?”東福點點頭。他自然記得。便是那一日的晚上,東福寺被大火所毀,寶法大師離他而逝。

散夫人又說到:“其實我沒有聽大師說禪。我在屋內,將你的身世細細地告訴了大師。”東福聽得,“啊”了一聲,吃驚得從椅上站了起來。散夫人拉過他的手,將他牽到自己身旁坐下。才又說道:“所以大師後來,才與你提及起來!”東福想起師父曾說“我也是最近才知”,便知師父原來是聽了散夫人所述,才知道的。而且便在當晚,便忍不住要告訴他。師父又何嘗不知他思念父母,希望得知父母訊息的那一份心情!只是師父為何又說起,要待他武功練好之日,才能細細道知?他心中有太多疑問,散夫人卻不待他發問,只是抓著他的手道:“大師養育你多年,待你親如骨肉,恩重如山。如今他雖已仙逝,但知曉了你的身世,也明白即使他走了,也還有我會好生照顧你,將你的親生父母之事告知於你。所以我想,大師也是含笑瞑目而去,你卻不要再為這件事傷神。”東福聽得,想起與大師在寺中相伴的日日夜夜。寶法大師待他,又豈是師徒二字所能形容!不覺心頭又堵起來。

散夫人輕輕嘆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心中有太多疑問,之前只因你功力尚淺,怕你不能自保,便從不敢與你提及。便是說與大師,也囑他不可提前說與你。今日與你比試,你體內真氣已能運用自如,縱然來一兩個好手,也不能隨意傷害到你。關於你的身世,現在到底可以一一說與你知了!”

東福聽得,心頭激動不已,一顆心怦怦跳得厲害。散夫人握住他的手,緩緩道:“我本名叫散黎玉,你母親名叫王雨霏。四十多年前,我與你母親才六七歲,卻碰上寧海一帶戰亂,百姓遭殃,民不聊生。我與你母親在戰亂間,痛失親人,流離失所。走投無路之際,被玉竹山莊的四莊主杭正平所救。從此成了玉竹山莊旗下的弟子。玉竹山莊本由莊主龍世陽所建。龍世陽是當時武林中的劍術大家,教出四名弟子名滿天下,被譽為『玉竹四劍士』。自龍世陽過世後,大莊主龍冉成子承父業,繼續住在玉竹山莊,另外三名弟子各自又分建了一座玉竹山莊,被稱為『東西南北四玉竹』,均座落於名山秀水間。四位莊主團結一心,共建大業。一時玉竹山莊在江湖上名聲大震,各莊門下弟子有數百人之多。我與你母親皆為杭莊主所救,便師從他的門下。杭莊主憐我二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便親自調教,傳授我二人一套『散花劍法』。唉,說起這一段往事,真是一言難盡啊。”散夫人不由得長嘆一聲。

這究竟是如何一段悠悠往事?卻容得筆者與看官慢慢道來。

話說散黎玉與王雨霏被杭莊主從戰亂中救起,轉眼已是數十年。兩人已由當年驚慌失措的小女孩兒長成亭亭玉立的江湖俠女。

散黎玉因一手“散花劍法”使得飄逸凌厲,因其中一招“天女散花”使起來美不勝收,卻又傷人於瞬間,被江湖中人稱為“散花娘子”。王雨霏劍法要弱於散黎玉,卻因為長得眉清目秀,溫婉可人,又喜歡穿得一襲白裙,美麗溫柔,被人稱作“雪衣仙子”。散黎玉大得王雨霏兩歲,兩人自同一地方而來,又一同拜師學藝,一起在玉竹山莊長大,數十年來,形影不離,情同親生姐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