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黎和安蘇徹夜長談,兩個人聊了幾個英年才俊的現狀,一個計劃可行的,可以輔助三皇子登基的文官班子。
至於武官,以前帶兵打仗的向來都是原主,沒有人比她更瞭解了。
一個帝王的登基相當於一個朝代的更替,對於朝堂中就相當於改頭換面和改朝換代。
等這群大臣回頭發現身邊的同僚消失不少,莫名其妙多了很多新面孔的時候。
才恍然大悟。
就連宴黎大人也已經做到了一旁觀禮席上,以前在朝堂上撐起半個朝堂的下大人,更是因為夏迎春娘娘的事情自動貶官。
秉棋要登基,肯定也要給他的女人真正嬪妃的位分,實際上,他的後宮之中本來就十分的稀少,只有一個側妃孫璧媃。
孫璧媃因為身份的關係,到最終也只能做上一個貴妃之位,皇后的位置還有待商榷。
不過安蘇對這個事情不是很感興趣,兒子的後宮就已經是他的家事了。
以前安蘇曾出題考過他們,秉棋當時的回答是,應該削減後宮以削減皇宮的用度,還從各個角度分析了情比女人的數量要重要。
安蘇希望他不是一個理論派,而是一個實踐派。
但是好巧不巧,在他封貴妃的時候,敵國送來的美人也已經走到了朝堂上。
不知道是哪個地方出了岔子,這邊貴妃加冕大禮,那邊一個絕色天驕的美人走上了朝堂。
秉棋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
安蘇也跟著挑了挑眉,這絕對是朝堂中還有什麼內鬼。
孫璧媃接受加冕的時候認證了一下,從來沒有人告訴她還有什麼小美人。
不過她很快反應過來,然後冷笑一聲繼續自己的封妃流程,完全無視了還坐在轎子裡的美人。
“母后。”
秉棋特別緊張的看了一眼安蘇,以前敵國也經常喜歡給父王送美人。
但是母后最煩別人給父皇送美人,有很多美人其實都是讓母后打死的。
儘管這些人犯下的都是叛國竊取訊息的大罪,但是沒有一個是有必要被當場打死的。
而且如果留下他們也很有可能從他們嘴裡翹出來一些訊息。
但是母后從來都是一勞永逸。
父皇身在其中,看不出來,他們身為兒女還看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