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南宋第一臥底txt全集免費下載> 第568章 三稜刺刀、長柄手榴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8章 三稜刺刀、長柄手榴彈 (1 / 2)

最終等到沈墨這支槍經過了實驗之後,終於開始定型生產的時候,時間都已經過去了將近15天。最後當沈墨拿到了這支試製出來的樣槍的時候,他自己看這支槍都覺得有

些眼熟。

這真是一隻大雜燴一樣的步槍!這支槍上面,金屬加工是米國南北戰爭時候的工藝水平,鋼材是建國前後的鋼鐵冶煉水準。子彈的裝『藥』是1870年普法戰爭時候的黑火『藥』。彈頭的流線型設計是現代步槍彈

的形狀。但是他的形狀,卻是一支雙筒獵槍!

總的來說,這支槍除了具有了雷汞底火和金屬定裝子彈之外,簡直跟南北戰爭時期的步槍有一拼。基本上……還是公元1800年以前的水平。

經過沈墨設計出來的這支槍,槍長1米30、槍管長一米,全重4.5公斤。

上下兩支槍管立式排列,槍托和護木採用胡桃木,槍管上是手工銼出來的刀式準星和凹形照門,照門上安裝了標尺。

槍管的前方,還用鉸鏈的方式安裝上了一根40厘米長的三稜刺刀,這把犀利無比的刺刀平時可以摺疊在槍管下方的護木裡面,在使用的時候甩出來,就可以自動鎖死。

這把三稜式刺刀是五六式三稜刺刀的加長放大版,刺刀的根部有無名指粗細,越往前越是尖銳。三稜形狀的刀身成型的時候,採用的是模衝鍛鋼工藝。這種刺刀對於現階段沈墨的軍隊來說,製造工藝簡單,戰鬥時在騎兵的衝擊下不易彎折,可以穿透重甲。而且它造成的傷口也是三角形,非常難以癒合。比同等重量的刀

劍型刺刀更加堅韌結實。所以沈墨果斷採用了這個設計。

在步槍製作的過程中,真可謂是困難重重。現在對於沈墨的兵工廠來說,在鋼鐵材料上的問題還並不嚴重,最關鍵難點就是加工精度。

如今在他們的工廠裡,真正接近現代加工精度的機床其實只有一臺,就是沈墨自己親手精心製作出來的那臺機床。

除此之外,在過去的這段時間,由天工營的孩子們和江叔共同製造出來的幾臺機床,製作出來的產品公差還是比較大。

實在沒辦法,他們在技術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水力驅動轉速不穩、機床自身採用滑動軸承產生的震顫、這些技術難題全都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機器生產出來的零件在裝配的時候,就只能靠人

工修磨的方法來進行組裝。

無奈之下,沈墨只好提高了裝配工人安裝除錯時的『操』作規範,讓他這批槍出廠的時候儘量符合標準。

等到第一批12支槍製作出來之後,沈墨立刻進行了大量的試『射』。

最終得出來的結果,讓他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雖然這支槍的加工還是顯得有些粗糙,但是有螺旋膛線和金屬定裝彈這兩個尖端科技在,這支槍倒也還不算太差。

經過了沈墨的試『射』之後,發現這支雙管步槍的子彈初速大概在400米每秒以上,而且發『射』出去的彈頭即使是在1500米之外,也足以對無防護的人員造成殺傷。子彈在300米之內的落點還算精準,由於是雙管設計,一次裝彈就是兩發。而一個熟練計程車兵一次裝彈設計的時間,是在五秒鐘上下。換句話說,這支槍一分鐘的理論『射』速

是20發子彈。沈墨在發『射』場上一槍一槍做著不間斷急速『射』。每次兩發子彈『射』出之後,他就用右手大拇指推動槍管後方的撥杆,把槍管和機匣之間折彎。在抽出彈殼之後,他又飛快的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