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鬱寧才可以放心地說,整個瀅炆島已經盡在掌握。
隨著島上人口增多,原本計劃的荒地,也在迅速開發中。
這次春耕的時候,瀅炆島上,合計種下了一百五十萬畝的農田。
另外還有近兩百萬畝的耕地,應該能趕在第二季糧食種下之前,開墾出來。
瀅炆島的發展蒸蒸日上,所有來島的百姓,無不感嘆自己的幸運。
島上的人,不論來得早晚,都確如瀅炆島招人時說的那樣,只要願意幹,就能有飯吃,有衣穿。
甚至,不少勤奮的百姓,已經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城中購買,或者在城外的集體村莊修建了,屬於自己的家 。
更何況,這裡治安良好,沒有戰亂,來到這裡的人,沒有一個想再離開的。
大家不時感嘆,相比起曾經的生活,瀅炆島簡直就像神仙之地。
如今瀅炆島有了三座港口,島上的工坊也進一步擴大。
碼頭上每日都有商品,源源不斷地運出島,銷售到大禹內陸和海外各島。
島外來的客商,更是絡繹不絕。
如今瀅炆島的清寧城,甚至比大禹沿海的許多州府,還要熱鬧、繁華。
三月底的時候,鬱寧再次接到了翠屏的傳信。
“閆氏出兵幫助巴州朝堂?”
蘇浮生看完信後,與鬱寧的反應差不多,都是一臉詫異。
鬱寧點點頭,拿出自己手繪的大禹地圖。
她看著地圖緩緩道:“去年至今,巴州朝堂已經連失北面的金州、梁州和錦州三地,加上南邊的涪州如今也落入嶺南道手中,如果沒有外部勢力幹擾,恐怕堅持不到年底,巴州朝堂就要被河東道等勢力,徹底吞吃入腹了。”
蘇浮生走了過來,看著鬱寧桌上的地圖,他也明白了閆氏出兵的意圖。
“河東道如果繼續做大,對於緊鄰河東和嶺南兩路的江南道來說,勢必形成威脅,所以閆氏才一改作壁上觀的態度,主動出兵相助?”
鬱寧點頭,臉上又露出一絲譏諷:“閆氏也不是免費出兵,聽說幼帝已經許諾只要能收複失地,錦州和嶺南道都會劃給江南道。”
見鬱寧提起巴州新帝,不帶一絲情緒,蘇浮生更加篤定公主對巴州朝堂的態度了。
閆氏的加入,使得大禹內陸的戰局,變得更加激烈。
接下來的兩個月,甚至連一向沒有動靜的劍南道和隴右道,都相繼加入戰局。
如此,大禹十二路,幾乎全部陷入戰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