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聞言失望地抬起頭,正想說什麼,旁邊的大禹官員,卻搶先道:“寧王如果不能派兵,那能不能先給點錢,支助一下巴州的軍需呢?”
這人的口氣有些理所當然,畢竟寧國的富裕,是連巴州都有所耳聞的。
再加上他聽說,幾年前先帝去世的時候,這位殿下都派人送了幾千兩銀子的喪儀,想來應該是個重感情的人,如今看著自己親弟弟有困難,應該也不會吝於出手吧?
出於這樣的心態,這個大禹臣子,面上很是篤定。
李彥雖然覺得他說得太過直接,有些無禮,但是這也確實是他們的目的。
寧國太過遙遠,就算能借到兵,要想帶過去也並不容易,但是錢就不一樣了。
只要能運過去,總能用得上。
所以,借錢才是他們此次來瀅炆島的真實目的。
但是大禹幾人的這幅態度,卻讓寧國的官員,看得有些不爽。
寧國的錢,都是自己一點點掙來的,其中少不了寧國百姓的辛苦,這些人一上來就要錢,真是太過傲慢無禮了。
眾人都等著鬱寧出口,拒絕這些人的要求。
一時間,場上的氛圍,顯得有些僵硬。
鬱寧沉默著沒有開口,一直拱手沒有等來回複的大禹臣子,漸漸變得有些不耐。
另外兩個沒有出聲的大禹臣子,也站起身,請求鬱寧的回複。
但是鬱寧卻仍未開口,她摩挲著手中的酒杯,一旁的刑悠見此,上前給她續了杯。
另外一邊的蘇浮生此時突然笑道:“幾位大人,今日是寧王殿下的壽辰,你們提這些事,不是誠心打擾殿下的雅興嗎!要是讓殿下心情不快,就是你們的不對了,快,你們先自罰一杯,此等瑣事,等殿下壽辰過了再議不遲。”
李彥聞言,瞬間接過話道:“是是,這事我的不是,今日這大喜的日子,我不該同殿下提這些事,我先自罰三杯!”
說完,李彥連喝三杯,並拉著另外三個大禹臣子,向鬱寧告罪。
鬱寧陪著喝了一杯後,此事終於被岔了過去。
宴會繼續,眾人都有意不談政事,只把酒言歡,加上歌舞戲曲表演,宴會終於又變得熱鬧起來。
之後直到宴會結束,都沒有人再提起此事。
宴會下來後,鬱寧就將蘇浮生和廖蓉蓉叫了過來。
除夕的時候,鬱寧不但封賞了軍中將士,對朝中的官員職位,也進行了調整。
其中蘇浮生被封做寧國丞相,原本的戶部職務,由廖蓉蓉接管。
此事與兩人相關,所以鬱寧想先聽兩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