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寧笑完,轉頭看向蘇浮生道:“看來浮生也是贊同,繼續同晉國交戰了?”
蘇浮生點頭道:“是的殿下,如今天下,晉朝為大,其次就是我們寧國,剩餘隴右、安東、劍南等地皆不及我二國。但是若論軍隊的實力,卻是以我們寧國為首,如今晉朝內部不穩,我們又同劍南道結盟,正是攻打晉朝最好的時機!”
張川也跟著點頭。
鬱寧道:“我也是如此想的,錯過這個機會,等到晉朝新帝徹底掌握朝政,到時我們要想拿下晉朝,恐怕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原本鬱寧還有些猶豫,要不要先發展現有的領地,但是如今戰局有利於寧國,自然不能放過良機。
她心中想著,又同蘇浮生和張川討論了一下軍隊的後勤供給。
得益於最近幾年寧國在海外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如今寧國國庫的糧食和銀錢都是滿滿的,支撐同晉朝的戰爭,綽綽有餘。
第二日,鬱寧就在朝會上宣佈,拒絕同晉朝議和,當眾撕毀了晉帝的議和書。
訊息傳到前線,寧國大軍當即再次開拔,向著洛陽而去。
另外一邊,安東路為求議和,已經主動將汴州送給了寧國。
鬱寧倒是沒有同丁氏派來的使臣為難,佔領了汴州之後,就沒有再主動進攻。
如今謝維留下一些人,鎮守汴州之後,也帶著軍隊,秘密向洛陽而去。
晉國得知寧國拒絕議和之後,頓時舉國上下如臨大禍,得知寧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洛陽之後,更是緊急派兵發往洛陽。
“將軍,襄州、荄州之戰,都已證明寧軍攻城之技,已是天下無敵,我們應該主動派兵,在半道攔截寧軍才是。”
寧軍想洛陽出發的訊息,傳回洛陽之後,洛陽城中的晉軍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
晉軍如今的統將高崇,是新帝一派的大臣,前日剛領著十萬大軍進入洛陽支援。
高崇聽著手下謀士的建議,覺得有幾分道理。
既然城池已經阻擋不了寧國,那麼他們還不如主動出城,在半道設伏攔截。
他當即讓人把洛陽周圍的地圖,掛了出來。
“諸位覺得,在何處設伏,最為合適?”
眾人看著地圖一陣議論,半響,指出了三處適合設定陷阱埋伏的地方。
高崇限於兵力和地形的考慮,最後選擇了從襄州到洛陽必須渡過的一道河口處和緊接著的一處山谷設伏。
當日,數萬晉軍從洛陽城中出去。
為了不洩露訊息,並且趕在寧軍渡河前進行攔截,晉軍行軍速度很快,走的不少都是小道。
高崇是個不錯的將領,此次親自帶著兵出發,一路上同士兵同吃同住,很是收服了一些晉軍士兵的心。
此時寧軍還渾然不知晉軍的安排,不過寧國大軍人數眾多,也沒有全部從襄州出來。
接到命令之後,刑北讓賀城繼續留守襄州,然後自己和何田,帶著二十萬兵馬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