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島上對外的商貿,進出口,都統一劃歸到她那裡去管。
原本在蘇浮生手下,做物資採購一塊的黃月,也劃到廖蓉蓉手下。
賣出的錢、買回的物資、工人的工資、工坊的生産等,這些島內的物資都歸蘇浮生管理。
千湖島另外三個女子,也依舊是他屬下。
其餘人,也各自都有細小的調整。
另外雲姑姑手下的石嬸,被單獨領出來管了城中的人員糾紛這一塊。
她為人熱心,做事公斷,前面幾次工人發生了糾紛,都是她去處理的,做得也很不錯。
有了律法的指引,清寧城的秩序更加規範。
三月的清寧城,充滿了生氣和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月起,清寧城的碼頭,終於不再冷清。
以泉州為中心的沿海地區,漸漸聽聞了清寧城的名聲。
隔三差五的,就有百姓或劃著簡陋的漁船、或搭乘來島的商船,前來投靠。
那些商船,都是聽到傳聞後,來瀅炆島碰運氣的。
島上漸漸熱鬧起來,鬱寧這日叫來了王桓和周濟二人。
前些日子那個陶熹研究的活字印刷術,已經有了眉目,鬱寧覺得是時候把紙也做出來了。
“王大夫,這制紙和製糖看上去不一樣,實際上真的很相似,你看看這工藝就知道了。”
鬱寧拉住轉身欲走的王桓,將手中的紙制工藝書塞給了對方。
“我的公主殿下,在下真的只是個大夫呀!”
王桓哀叫一聲,耷拉著臉哀求道:“最近風寒的人頗多,我在醫館都忙不過來了,真的沒有時間研究這個造紙術呀!”
鬱寧卻笑著拍了拍他的肩,寬慰道:“王大夫,我覺得你只做個大夫真的屈才了。現在島上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大夫,造紙術才是真正需要你的地方!”
年後來島的人中,有曾經做過大夫的,王其仁走前,醫館就另外招來兩三個大夫。
所以,對於王桓的推脫,鬱寧絲毫不動容。
也不是她硬要強求王桓來做,實在是其他人要麼更加忙碌,要麼沒這個天賦。
只有王桓,是最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