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禹律法中,刑法相關是內容最多的,這也確實是維持秩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剩下的人,見到沒有自己的任務,都不禁漏出逃過一劫的欣喜。
不過,鬱寧沒有放過他們。
其餘人全部被分到另外幾人手下,協助完成其工作。
散會之前,鬱寧與眾人約定了討論進度的時間。
每十日,眾人集中討論一次,爭取在半年內完成這件事。
當然,這期間,大家也可以在城中收集民眾意見,也可以召集有才之士,協助完成這項工作。
散會之後,每個人走出議事大廳,都抱了兩本厚厚的書籍,臉上掛滿愁容。
接下來一段時間,城內的人,經常看見幾位管理者,無時無刻都在翻閱書籍。
大家無不贊揚,果然不愧是管理者,竟然這麼好學。
一時間,竟然在島上掀起了一陣好學之風。
張川不識字之事,提醒了鬱寧要抓緊島上的教育。
趁著這無意間引起的學習熱潮,她宣佈將在清寧城中建立一所學院。
清寧城內所有人,不論是臨時還是正式身份卡,都可以憑卡報名,學院內一切費用全部免除。
為了保證所有工作的人,都能有時間入學,鬱寧還調整了大家的工作制度。
在保證生産的情況下,每人可以工作五天,休息一天。休息日如果是用來入學,工資可以照常發,如果沒有入學則不發。
這也是為了激發大家入學的積極性。
此公告一出,轟動全城。
大家第一次見到還有免費入學的好事,而且這一天的工資還照常發放。
這對於生活在大禹朝的百姓來說,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個時候的知識,還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平民百姓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這一塊的東西。
像蘇浮生這樣,出身寒門,還考中狀元的例子,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沸騰過後,新學院迎來了一波狂熱的報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