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義戰慧極高,劍慧也極高,他雖然沒有修煉類似《迎敵應變篇》之類的手段功法,但是天生有明銳的劍感。齊然變招攻其破綻,往往李存義亦是以攻代守,互相搏命!
加之天子劍法中混入兵家計謀,李存義將‘圍東救西’‘置死後生’‘拖刀’‘緩兵’‘瞞天過海’等計策,以天子劍法為載體,一一發揮,猶如一位段位極高的國手,手中棋子落下,震動天元!
而齊然更是憑藉將刀法中混入《迎敵應變篇》的真意,出手猶如先知先覺,『逼』迫李存義放棄上上之策,而用中策,乃至下策應對!
最後結果,無論是‘武孟起’,亦或是李存義,雙方誰也不可能放任對方刀劍及身。
鐺鐺鐺鐺鐺鐺……
兩者刀劍,在‘武孟起’與李存義全力施為後,在空中猛撞。
茲拉……
刀身劍身互相摩擦,發出酸牙銳響。
火花四濺,在玄黑刀氣,與金黃劍氣之中,亦是奪目耀眼。
兩者再次動手,也沒有動用一招絕式,但是威勢之盛,武蘊之強,遠遠超越之前的皇甫飛龍與紫衣刀手。
與這二人相比,皇甫之戰如同幼兒持刀,手段幼稚,刀劍無力!
噗!
嗤!
二人身上逐步增添傷痕,然而不見痛苦。
‘武孟起’雙目圓瞪,及肩的髮絲被真氣激『蕩』,周身玄黑氣勁湧動。他狼腰彪腹,腰窄而肩寬,舒展開猿臂,加上刀之鋒銳,將本地漢子的氣質表現淋漓盡致。
夏玉璇忍不住臉紅,為武孟起之氣質怦然心動。
而李存義,頭髮全束,以頭巾包裹。
他氣度宏偉,有中正王道,五官濃眉星目,其中有一股氣質,讓人心安。配合周身黃金劍氣,更是把李存義襯托得如同皇者,劍出如山,大氣堂皇。
一者如刀中猛帥,一者如劍中君王。
兩者以周身三尺之地作為戰場,自身為兵亦為將,刀狂劍重,馳騁縱橫。
他之劍法,也如同如今慕容皇室的‘軍道劍二十八’一樣,也是混入謀略,與《迎敵應變篇》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之刀法,雖然沒有動用魔刀門本門之法,卻依舊有狂飆如魔,張目如鬼的魔刀門特質,什麼時候,魔刀門多出一位‘武孟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痛快!
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