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中關村創業大街的3W咖啡裡,拿鐵拉花在激烈的動作中震成抽象派油畫。
五六個穿著“極客馬拉松”文化衫的年輕人正圍著膝上型電腦爭吵,引來鄰桌投資人側目。
“華興這是掀桌子啊!”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生把GitHUb頁面敲得啪啪響,“他們開源的分散式訓練框架,跟鍾耀祖畢業論文裡的演算法一模一樣...”
扎著髒辮的女生突然舉起手機:“快看鐘耀祖的知乎更新!他在問題《200萬年薪是什麼體驗》下面回覆...”
眾人湊近螢幕,看見一行樸實如程式碼的回答:“在蓉城研究所地下三層的24小時實驗室,用著比MIT超算中心快三倍的AI訓練叢集,突然有點搞不清楚200萬年薪到底是我賺了還是華興賺了。”
眾人面面相覷,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幾個極客看一眼就懂了。
他們是真沒想到華興是真的牛,把內測的AI訓練叢集都給鍾耀祖用上了。
這個陳默和鍾耀祖,真特麼是一個敢給一個敢用。
幾人開始搜尋“陳默”的名字,果然有人幹過同樣的事了。
知乎熱榜問題:《如何評價華興陳默?》,最高贊回答來自“前鵝廠員工”:“三年前在某專案和他打過交道,這人最可怕在能把運維做成戰略級且還能拿到好的結果......所以他在華興升職快我一點也不驚訝。”
沒人注意到角落裡有位穿POlO衫的中年男子悄悄按下錄音筆,還搜起了華興和天才少年計劃的關鍵字。
他面前的拿鐵早已冷透,電腦螢幕上開啟的卻是某國際晶片巨頭的內部招聘系統。
而在杭州某電商巨頭總部,HR經理率先把一摞簡歷扔在桌上:“應屆生薪資上限提到50萬,馬上!”
“這是逼我們掀桌子啊。” HR總監一開始還比較淡定。
結果越看越生氣,緊接著也一把薪酬報告摔在會議桌上,“華興把應屆生薪資標杆拉到200萬,我們還怎麼招人?”
要說還得是杭州電商巨頭的HR牛呢,那可是在公司可以橫趟的存在。
角落裡傳來弱弱的聲音:“要不我們也提高星計劃的薪酬?”
某高P冷笑,你先問問能不能過咱們HR的審。
此時處於風暴中心的陳默正躲在蓉城辦公室裡和徐董通著視訊會議,剛說完正事。
“小陳,看今早的《華爾街日報》了嗎?” 徐平把報紙拍在桌上,頭版標題赫然是《中國科技企業的豪賭》, “這幫洋鬼子急眼了,說我們破壞行業生態,你猜鄭總怎麼說?”
螢幕外傳來鄭非的笑聲標誌性的貴州普通話:“我說他們該怕的不是現在這兩百萬,是十年後這些個“兩百萬”轉換成的科技成果!”
笑著掛完電話後,剛放下的手機突然震動。
高中班級群訊息炸出無數潛水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