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務部給他發律師函,我與抄襲不共戴天!”
胡笳頭也不回地走了,她出門的時候生氣極了,主要是氣自己每次都要上這狗東西的當。
幾分鐘後,手機震動的嗡鳴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陳默瞥見影片來電顯示“麻省理工-鍾耀祖”,陳默快速拿起手機點選接通按鈕。
“陳總,您上週發來的分散式事務方案我仔細研究過了。”&bp;鍾耀祖的聲音帶著波士頓凌晨特有的清冽,“關於WAL日誌壓縮演算法,我有幾個最佳化建議......”
陳默將手機切換成擴音模式立在會議桌上,順手翻開渡河專案的技術文件。
紙張翻動的沙沙聲與波士頓的鍵盤聲在越洋電話裡奇妙地交織。
“OraCle在RedO&bp;LO校驗碼裡埋了三十六道專利壁壘,我們嘗試過...”&bp;陳默說道。
“可以用非線性時間戳重構校驗序列。”&bp;鍾耀祖突然打斷,鍵盤敲擊聲驟然密集,“我在tHUb私倉上傳了模擬程式碼,用您給的測試賬號應該能看到。”
陳默快速登入內部測試平臺,當看到那串跳動的基準測試資料時,瞳孔微微收縮。
這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僅用一週就突破了他們兩個月都未解決的瓶頸。
“耀祖,我們華興的天才少年計劃今天正式透過了。”&bp;陳默關掉滿屏飄紅的測試日誌,“你的話兩百萬年薪是基礎,股票另算,再加0.5%的智慧財產權分成,以及......”
他故意停頓兩秒,“兩年後讓你牽頭EDA工具的演算法研發。”
電話那頭傳來椅子猛然挪動的刺響,陳默抬頭看見麻省理工實驗室那邊鍾耀祖狼狽的樣子。
他知道自己押對了籌碼,三個月前鍾耀祖在ACM研討會上的報告,正是關於EDA工具中的時序最佳化演算法。
這是他擅長的領域也是他感興趣的領域。
實驗室的日光燈管突然閃爍兩下,鍾耀祖背後的伺服器陣列發出蜂鳴。
他迅速在鍵盤上敲擊幾行命令,轉椅滑到鏡頭正前方時,牛仔褲上還沾著機房特有的灰色靜電塵。
“其實Offer我上個月就想簽了。”年輕人突然摘下眼鏡擦拭,然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但導師堅持要我完成整個專案的最佳化測試...”
鍾耀祖的左手小拇指戴著枚鈦合金戒指,陳默知道這是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的紀念品,他前世在某篇專訪裡見過這個細節。
“渡河專案的核心事務處理模組,需要重寫底層鎖機制。”他調出ERP架構圖,用鐳射筆圈出紅色區塊,“現有的兩階段提交協議在跨境業務場景有6%的失效機率。”
鍾耀祖突然抓過數位板,電容筆在螢幕上劃出殘影:“如果是PaXOS演算法疊加時間視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