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戰國之趙氏春秋 第1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論楚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一章 論楚辭 (2 / 2)

現在看來,宋玉的文學造詣當真是極高,望其項背啊!

而王彥卿在說出這話後,她神色間也是流露著幾分的嚮往之情來!鄰家少女之心啊,對著一些美好的事情總是帶著幾分間的嚮往之情……

而事實上,《神女賦》中所體現的情感絕非王彥卿表面上所理解的這般簡單!神女面對楚襄王時表現出來的哀嘆與憂傷,以及棄之不忍、近之不甘的複雜心態……都是宋玉借詩賦來寄寓著對楚國現狀與前途的憂患意識和感傷情緒。

因而,《高唐》《神女》賦顯然是在借遇合神女之事委婉批評楚襄王的昏庸無能和無所作為,旨在表達自己傷時憂國的感傷情緒。

並以憂患意識警省襄王,勸其效法楚國先君,“思萬方,憂國害,開賢聖,輔不逮”,勵精圖治,振興楚邦。哪有王彥卿想的這般兒女情長?

王彥卿想了一會兒,這才間的悠轉口道:“宋玉《神女賦》一出,以後世間之人,皆要依附而拜,望其項背!”說出這話時,王彥卿還特意的看著張瀟來,彷彿她就是在拿著宋玉來壓張瀟來的!

張瀟對於王彥卿的話,笑聲間道:“哈哈,當真?寡人這裡正好想到一首詞賦來,王姑娘可願來品評一番?”

王彥卿自是知曉著面前間趙王的才學,但她對於宋玉完全如同後世的粉絲一般!簡直痴迷到了癲狂的程度……王彥卿想了下道:“願聞王上之作?”

見著王彥卿要聞之詞賦來,張瀟立馬的出口來: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昔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

張瀟張口而出的,乃是曹魏時期的才子曹植所書的《洛神賦》!《洛神賦》與著《神女賦》可謂是姊妹篇,曹植當初在寫這首作時,就是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鑑宋賦。

因此,趙王口中出語的這首詞賦。在著王彥卿聽來,確實是王上感宋玉《神女賦》而作的……只不過,王彥卿未料到,王上張口間所出的詞賦,竟也是這般膾炙人口的佳作……

喜歡戰國之趙氏春秋請大家收藏:()戰國之趙氏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