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戰國之趙氏春秋 第1章> 第三十四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2 / 2)

琴軒閣乃是秦王宮內的一個特殊存在,裡面收藏著秦國攻佔各國是攻城略地的寶藏,那裡面可是一個聚寶盆。

張祿道不知今日秦王突然領著自己去琴軒閣幹嘛,從書房到琴軒閣有一段路要走,路上秦王不停地誇讚著張祿所出的主意。

開啟琴軒閣的大門,裡面的青銅盆爐似乎仍燃燒著檀香,惹人心醉。張祿開門就看到一大鼎立在正門面前。走近前去看到此鼎身前,仔細的檢視著,鼎上隱約的寫著“雍”,張祿看到喜形於色道:“這是大禹時期的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武王時期,秦國攻佔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然後力拔舉鼎,終力竭身死,如今在秦王宮內看到“雍”鼎,如何不讓張祿激動?

秦王看到張祿如此,倒也在秦王意料之內,許久之後才想到這是在宮廷,失禮道:“下人拙見,得見聖物,無以加復。”

秦王看著“雍”鼎說道:“當年王兄舉鼎而亡,秦國勢大,得以暗地奪回“雍”鼎以告兄長在天之慰。”

張祿一邊聽著秦王的說辭,一邊在想秦王要說些什麼?果不其然,秦王仰天大嘯說道:“如今秦國“四貴”橫行,如此下去老秦國將向何去?望先生救我!”

張祿看著秦王作勢要跪下,忙扶著秦王,欲掃視大殿四周,以防隔牆之耳,秦王看出張祿的顧忌道:“太后今日哀思先王,周圍我早就讓人退下。”

聽到秦王如此說道,張祿看著秦王道:“我住在山東時,只聽說齊國有田文,從沒聽說齊國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華陽君以及高陵君、涇陽君,從沒聽說秦國有秦王。如今聽到秦王如此說道,那何嘗不知天下知道秦王啊!”

秦王聽到張祿如此說道,就知道此人一定有計可以救自己,洗耳恭聽的看著張祿,張祿直言不諱道:“他們四人皆是太后的親信,我有三策可助秦王!”

秦王一聽,頓時喜形於色,自己在這裡焦頭爛額,人家可是有三條計謀相待,就脫口問道:“那三策?”

張祿道:“上策是:秦王奪得太后守城虎符,親率親近之士拿下“四貴”,廢除太后,此計風險較大;中策是:大王在得不到太后虎符的情況下,由攻打邢丘之兵為勤王之兵,攻打咸陽城衛,此計道是平和,就是造成母子不和,容被天下議論;下策是:我在來宮途中聽聞太后最近身體不適,常人說道:葉落歸根,人老思親,王上不妨在等她一段時間,此計時間長短,倒是有未可知,但就前兩策而言,確實最平和無虞的……”

喜歡戰國之趙氏春秋請大家收藏:()戰國之趙氏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