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衛等人相視道“太子出去是帶著舍人出去的,他去哪裡我等怎會知道!”嫪賢看他們也是不知,就吩咐道“女宮呢,去把昨夜值班的女宮叫過來!”
衛賈驅車向著邯鄲城的郊區趕去,早晨起來,張瀟就想到如果現在造紙想趙王稟明,趙王肯定會大力支援,但張瀟也是對自己只有理論,沒有實踐信心不足,生怕萬一失敗了,豈不是要貽笑大方!
所以就準備自力更生,正好衛賈說道邯鄲附近的郊區有不少打漁的漁村,世代靠著打漁為生,正好可以在此施展!
為了前期不讓太多的人知曉自己的身份,張瀟路上再三對著衛賈交代到了那裡以公子相稱,不得洩露身份半句。
當張瀟等人到達漁村時,縣丞高康就此等候多時,高康到此純屬是衛賈怕人少力孤,雖然太子再三囑咐,他還是讓人通知當地的縣丞到此。
縣丞之位始置於戰國,為縣令之佐官。主要職責是文書、倉庫、土地等的管理。
看見衛賈駕車而來,高康雖不知對方到底誰,但天子腳下,永不要顯自己的官大。張瀟看到一個人站此等候,就作勢問候,衛賈忙道:“公子,此地人生地不熟屬下就讓縣丞在此靜候,以防有事。”
聽到衛賈說道,張瀟拍了他下說道:“還是你想的周到啊!”
說完就縱身一躍而下,寒暄的對著高康問候道:“久侯了,縣丞大人。”高康被張瀟的話聽得雲裡霧裡,戰國時期,階級對立明顯,對方顯然比自己的身份高貴,卻主動示好自己,不免有種願為知己捨身忘形的衝動。
張瀟寒暄之後就直接步入正題的問道高康:“縣丞大人,我準備在此附近召集些漁民,來為我做點東西。”
高康聽此抽搐一下道:“現在正值秋冬相交之際,原本應是沒什麼事的,但漁民往往是聚散不定,你看……”
張瀟回頭看了一眼衛賈,只見衛賈手拿一袋圓足布形制的趙國鑄幣,張瀟對著縣丞說道:“你拿這錢幣,挨家挨戶尋人,我相信總會有人來的。”
張瀟在考古研究所上班的時候,就聽過自己師兄開的玩笑:沒有什麼問題是錢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隻能證明你給的錢不夠。
所以,早上出門的時候,張瀟就讓衛賈帶了一袋的趙國鑄幣,既然要憑藉自己的力量來造紙,那所需的工人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張瀟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高康倒也沒有挨家挨戶的尋人,古代一般聚集在一起的都是一個宗族,高康直接倒族長哪裡說明來意,須臾之間,原本清冷的漁港碼頭,瞬間就有百十號人聚集在此,老嫗攜帶幼子,媳婦帶著婆婆,彷彿出了什麼大事般!
喜歡戰國之趙氏春秋請大家收藏:()戰國之趙氏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