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聽此,忙的從房間內走出去。平原君府的正堂之中,嫪賢一見到平原君過來,就忙的拉著他的手要他火速進宮呢!
趙勝還笑呵呵的讓下人上茶呢,惹得嫪賢一陣抱怨道:“君侯大人,走吧,宮內眾臣可等得就差你了!”趙勝與嫪賢急匆匆的坐上馬車。
“王上,今日急召是為何事?”趙勝坐上來就問道,提前在路上想出應對之策來!嫪賢聽到平原君的問話,就趴在他耳旁小聲附道……
張瀟在這裡待著也不閒著,卓千雅這裡藏書也是極為的豐富,張瀟隨手翻來看竟是《連山》、《歸藏》!張瀟出身於考古,自己的導師當初在給他們上課時,曾言及先秦古典文化的缺失時,這兩本古典名列其榜!
卓千雅倒是不會真的把張瀟晾此,她只是出去給管事的說一聲,就轉身又回到自己房內!倒是難得一見張瀟在認真的看起書來!
她這倒真是冤枉張瀟了,張瀟此前不看書的真實原因是不認識這些字,上次隨著卓千雅練了幾天字,雖說期間沒少揩油,但也確實學得不少,看竹簡的內容綽綽有餘!
張瀟看的倒是認真,連卓千雅進來的聲響竟也沒有在意!直到卓千雅拿起桌上的竹簡看起來,張瀟這才反應過來!
“你也對此有興趣?”卓千雅看到張瀟手裡拿著的《連山》而發問道!
“曾聽虞信談過著,今日在此竟翻讀此書!一時之間,就翻看幾眼!”張瀟倒是不敢直講實情,只得拿虞信來擋一下了!
卓千雅聽後,倒是點了下頭道:“乾爹對此有過研究,怕是虞信也是跟乾爹暢談過吧!”
張瀟也只是聽說在《周易》出現之前,夏、商二代就已經有各自的《易經》了。夏代的易經稱為《連山易》,商代的易經稱為《歸藏易》。
卓千雅也看到張瀟對此愛不釋手,就淺淺點道:“《連山易》與《歸藏易》二者象卦不同,是以所算的東西也不是統一而論?”
張瀟聽後,倒是饒有興趣的問道:“這話怎麼講?”
卓千雅聽後,輕搖著頭道:“我對此也是瞭解甚淺,只聽乾爹談及到:《連山易》是以“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八象組成,而《歸藏易》是以“歸,藏,生,動,長,育,止,殺”八象組成!”
卓千雅這一說,張瀟倒是疑惑起來而問道:“那有什麼不同?”
卓千雅聽到張瀟發問,整理了下思路,這才回答道:“象不同,卦亦不同!《連山易》艮卦為首,雲氣皆出於山。以山為主,崇山為君,伏山為臣,列山為民,兼山為物,潛山為陰,連山為陽,藏山為兵,疊山為象。《歸藏易》以坤卦為首,萬物皆歸藏於地。每一象都是以“氣”為主;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
喜歡戰國之趙氏春秋請大家收藏:()戰國之趙氏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