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家二師兄運籌帷幄但卻無法攻擊>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對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對峙 (2 / 4)

此洞為鳳山之盡頭,得到鳳山全部的地靈之氣,為鼻孔,故適合軟葬。如用棺木,反會使仙鳳嗆到鼻孔而成大凶。

鳳山之來龍有二十餘里,在此盡頭束氣過海峽,以結小琉球,守住高屏溪、高雄港、東港、林邊、枋寮之水口氣脈最快,行運也最快。

死者身後留下一名十七、八歲的癩痢頭兒子,多半靠行乞為生。

有一天這癩痢頭兒子忽然失蹤了,五年後...

傳來訊息,說是癩痢頭小子在大陸福建某地當了「總兵」,派人前來修整祖上墳地,擬帶回大陸重新安葬。

當林半仙和總兵家人一來到鳳鼻頭巖洞內,便驚歎道:『這真是一塊好穴地,難怪會大富大貴!』

便向其他同來之人建議:『此風水動不得!那位總兵就是這塊風水所庇廕的,若一動,恐會招災致殃!』

但那些同來的地理師並不採半仙之言,而且怕回去難向總兵交差,就照著總兵的原先指示,把屍體掘出來,帶回去交給總兵。

林半仙見狀,知道災難將至,遂獨自開溜。

結果..他們一群人船到海上,忽然起大風,沈入海底,船上之人和屍骨全部沈入海里,無一生還。

總兵的差事,也因小人暗算而辭職下臺,返回臺灣途中落海身亡。

自此以後,林半仙到處遊山玩水,寫下林半仙一生的傳奇故事....

清水巖鑿水泉

有一天,半仙看到一群農民在田間吃午飯。

南部人好客熱情,那些農民很親切的招待他吃飯,他倍感溫馨,再一看他們吃的都是蕃薯湯,貧苦可知。

半仙心想:『衣食足而知禮義』,這些吃蕃薯湯的貧苦農民竟如此禮貌周到,半仙走到此地肚子也正餓了,也就不客氣的吃得津津有味!

他發現農民食用的水是從很遠的地方一桶一桶桃來的,覺得他們太辛苦了,心中頓起答飯之情,便對農民道:『你們這樣用水太辛苦了,我來替你們求水,不但吃水問題可解決,而且也可以讓你們的旱田變良田。』

農民對半仙的話半信半疑,答道:『如果能夠像你說得那樣,就太好了!』

於是,半仙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那天中午,在山頂的平地上,擺了案桌,上面放著一些供品香燭,半仙手持柳木劍,口中唸唸有詞催動咒語,對準山腰噴了三口仙水,然後把柳木劍往山腰一插,吩咐一人看守柳木劍,自己回到供桌前,繼續施法,突然向守劍人大喊:『趕快把劍拔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守劍人一聽,便急忙將劍拔出,頓時一道流水也隨劍而出。

半仙向山腰處大聲問:『有沒有水?』

那拔劍人喊道:『有水啦!』

半仙又大聲問:『水大還是水小?』

那拔劍人老實回答:『水小小的啦!』

半仙心中嘆道:林園人福太薄,此乃天意!如大喊水很大,必然成為大河流。

農民一時歡聲如雷,半仙大叫:『跑!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直到你們跑得一些力氣也沒有再停下來。』

於是,這群農民沒命的往海邊跑,水在後面流著,大約跑了五、六里遠,到了港仔埔與潭子林附近,農民們已精疲力竭了才停下來,跟著流來的泉水也就止在這裡了,地名是王公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