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昌德帝尚存一絲父愛放到廢太子身上的話,先帝更在意的還是皇位傳承,他沒有特別偏愛的兒子,一生之中也未立後。
可以說他的皇子全都是庶子,完全分不出高低貴賤,最大的區別大概是有母家勢力支援,和沒有母家勢力支援這兩種。
不過沒有母家勢力支援的,先帝會從另一方面彌補這位皇子的短板,給弱勢皇子選一位妻族強大的妻子。
其實先帝給仁安帝物色的妻子人選最初並不是皇後,他屬於沒有母家權勢支撐的弱勢皇子。
可以說仁安帝最開始也沒想過能當上皇帝,就想和自己的小青梅,也就是如今的皇後成親,去過平凡生活。
可以說這段婚事,算是仁安帝唯一一次求先帝。
定國公是先帝心腹,即便先帝是希望自己兒子中能養個蠱王出來繼承皇位,也沒想過將定國公當做籌碼壓出去。
平衡各個皇子勢力差距中,定國公之女根本不在先帝的候選名單上。
這算是他對於心腹大臣的一種偏愛,先帝自己也清楚嫁入皇家並非什麼好事。
只是沒想到仁安帝想娶,而皇後也願意嫁。
這些都是帝後不願意向南枝提起,過去卻又真實發生過的一切。
可以說正是因為成功求來這樁婚事,仁安帝才會被拉入奪嫡漩渦之中,而被下毒。
又機緣巧合之下碰到仲大夫,然後被仲大夫所救。
原本對皇位沒什麼興趣的人,也被迫成為皇位的角逐者,並且成為最終贏家。
這些都是南枝根據各方透露的一些小碎片,拼湊出來的過往,從冰山一角也能看出仁安帝過往的不容易。
他並非一開始就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甚至連當皇帝都是在逐漸摸索中慢慢變得成熟。
能夠做到如今這個程度,已經相當了不起。
雖說仁安帝算不上什麼千古明君,但他確實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昏聵有一定能力這就夠了。
他最起碼沒有讓大夏更糟糕,作為守成的皇帝,已經相當不錯了。
只是他沒有能力去處理先帝遺留下的那些問題,先帝為了名聲,因此善待不少人。
無論是福王還是長公主,可以說全是先帝給仁安帝留下的大難題,完全無處下手。
也難怪很多時候南枝去找仁安帝處理一些人的時候,仁安帝那麼為難。
不是他不想處理,而是這些人真的哪個都動不了,一個不好很有可能把先帝牽扯出來。
仁安帝的皇位是兄弟激烈鬥爭全軍覆沒撿的漏,他剛打定主意要做些什麼的時候,回過神卻發現競爭對手們自己就把自己給鬥沒了。
連先帝都感嘆過他命好,南枝卻總覺得這個好運背後,仁安帝怕是也做了不少事。
仁安帝如今都已經繼位將近三十載,那麼久遠的過往似乎也沒有細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