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仁安帝也只能提高警惕,同時他是真想過把顧清晏這個伴讀給換掉,只是在種種顧慮之下,將選擇權交了出去。
這種情況下緊盯著長公主不放沒有意義,不到萬不得以的情況,以這位愛惜羽毛的架勢,是不會親身下場的。
比起這位蟄伏不動彈的長公主,那位堅持不懈惹小皇子不痛快,還幾次逃脫在外面蹦躂的前荊州牧,更讓南枝在意些。
接過伴讀整理好的情報,越看眉頭皺的越緊。
“吳仁往渝州去了?這是準備去找福王?”南枝有些困惑,福王對外稱這個兒子從一出生就夭折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孩子能有在外面攪動風雨,不被人盯上的機會。
若是按照原著那個馬甲怪來看,吳仁無疑是完美達成福王期待,還有超常發揮。
看吳仁的性格完全不像吃了幾次癟就灰溜溜逃走的人,對方絕對是那種屢戰屢敗還決不妥協,一定要自己將場子掙回來。
原著之中吳仁用皇孫身份自詡正統的時候,都沒有提過他是福王之子的身份,有一種微妙的切割。
最起碼吳仁對於福王並非沒有芥蒂,不是那麼容易會低頭的人。
福王是個什麼性格的人他也還不知道,他對於吳仁是個什麼態度也不好說,看著吳仁行跡是朝著渝州去的,可南枝本能覺得沒那麼簡單。
所有的的情報也斷在吳仁進渝州這裡,想來蜀地訊息閉塞,還是難以繼續追蹤這位荊州牧的訊息。
南枝在吳仁的事上留了個心眼,當初在盛京只是吃一個虧,對方都記了那麼久,如今新仇舊恨加上,恐怕對方絕不會那麼輕易就善罷甘休。
將要警惕的事記住,安排人將他們盯住,各方異動都要留心,短時間內還鬧不出什麼么蛾子。
他也寫信給昭陽,讓長姐多留心定國公身邊的情況。
處理好這些事,伴讀也按照他的要求找來了做熱狗腸與臘腸的腸衣。
同時也聽到伴讀給他帶來訊息,他大哥終於抄完書,帶著一堆竹簡給仁安帝交作業。
“大哥他出來了?”回京之後的南枝,對於大皇子的關注確實少了些許。
顧清晏神色未變,裝作沒有聽出來小皇子話裡的南珺像是從牢裡放出來一樣:“今日大哥帶著罰抄竹簡進宮了。”
想來從仁安帝那裡出來後,恐怕要來見見久違的幼弟。
南枝從剛開始還覺得有些奇怪,到如今已經適應伴讀跟著他的稱呼,來叫他的兄姐了。
“正好可以讓大哥也來嘗嘗新東西。”猜到他大哥在府上恐怕也得到訊息,他帶著帝後開小灶沒帶他大哥,對方應當是想討個說法的。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大哥來的這個時間剛好讓小皇子有了現成的安撫藉口。
雖說不知道小皇子又要做什麼東西,但伴讀知道他的小殿下挺會哄人高興的,本來今日不管大皇子來不來,小皇子都是要做熱狗腸和臘腸的。
如今對方趕巧遇上,正好還能當做哄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