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會更加任性一些,家裡其他小動物都知道他的態度是什麼,因此玩鬧之間都有一定分寸。
小白狼則並沒有,同時它又特別喜歡南枝這個小主人,對於其他小動物自然算不上特別喜歡。
“嗷嗚。”小白狼雖然佔有慾強,但勝在聽話,乖乖從小老虎的肚皮上跳下來。
做對了要及時給予獎勵,這樣小白狼才會願意好好和其他小動物相處。
因為家裡其他小動物對於小主人而言同樣重要,所以它也要將其他毛絨絨視作同伴。
南枝都懷疑小白狼之所以自己跑出來,就是因為它和其他狼的天性不太一樣。
狼群一般都屬於集體觀念特別重的存在,可小白狼似乎對於找同伴完全沒有任何興趣。
性格倒是和墩墩截然相反,他碰到小白狼和碰到小老虎時一樣,這兩只小動物都不算特別大。
比起墩墩的實心肉,小白狼反倒是虛胖,蓬鬆的毛看著圓滾滾一團,實際上摸上去小小一隻根本沒多少肉。
由於小白狼的毛發太過蓬鬆,看起來像一隻大絨球,南枝幹脆就叫它絨絨。
說起來這名字與小白狼莫名有種反差,其實小白狼並不怎麼喜歡撒嬌,只有主動靠近它時,它才願意陪著玩。
這一點也和伴讀很像,伴讀大多數時候都是沉默跟在他身後,一直注視著他,願意為他做很多事,卻從來不邀功。
等到和他說話時,對方的情緒價值又給的十分充足。
小白狼也是如此,它不會主動找南枝撒嬌,但在小主人找它互動時,它會選擇回蹭,身後的尾巴也比平時要歡快的多。
可以看得出它不是不喜歡與南枝相處,而是在喜歡之前確保自己不會打擾到南枝。
“呼——”墩墩喉嚨裡發出呼嚕聲,對於小白狼的突然襲擊明顯是不高興的,但它也知道小主人不喜歡他們鬧矛盾。
於是並沒有真正動爪子,而是用聲音警告。
結果小白狼絲毫不怕小老虎,或許是曾經交手時佔據上風,又或許知道墩墩不會動手。
小白狼看都沒有看墩墩一眼,即便現在的老虎已經不是曾經的老虎。
僅僅憑借體型優勢就能一爪一個小白狼,可絨絨一點都不怕墩墩。
看著小老虎還在對它呼嚕,不耐煩的小白狼邁著優雅的步伐,蹲到墩墩的大腦袋邊。
小老虎搞不明白它要做什麼,呆呆愣愣的看向小白狼,也忘記繼續呼嚕。
結果小白狼抬起爪子往大老虎腦袋上來了一下,位置與之前顧清晏拍的地方重合。
墩墩明顯沒反應過來,小白狼打的它也不痛,但就是屈辱性極強。
為什麼它變厲害了,還是它捱打?
反應過來的小老虎第一反應不是打回去,而是委屈巴巴的往小主人身後躲,還忍不住嗷嗷嗷告狀。
看的南枝哭笑不得,不過眼前這一幕倒是與初見小白狼時重合。
只是小老虎光長個不長出息,第一反應依舊是選擇可憐巴巴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