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人親自記錄,肯定更清楚其中變化。
只是以記錄觀察種植成果這種藉口,能夠說服帝後不假,他們也一定會派人好好盯住他。
到時候有一點異動就會上報,還沒來得及跑遠就很有可能被抓回來。
到時候抓他們的又不是像吳仁這樣的敵人,下手就需要注意分寸,就更容易被逮回來。
南枝想要的是成功跑到邊郡,而不是跑一半就被抓。
這種偷跑失敗,就十分沒意義。
小皇子心裡有大致計劃,只是還需要修改一下細節,畢竟這種事肯定要一次性到位。
不然容易引起警覺,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他或許可以從青禾下手,打消皇後的懷疑。
即便不能讓皇後完全放下戒備,最起碼能爭取出一個時間差。
之前吃了仁安帝的閉門羹,他目前生氣是十分正常情況,這份生氣也能利用起來。
畢竟仁安帝惹他生氣是真,他要什麼都不做,反倒容易引起懷疑。
這其中的度也要南枝來衡量,腦子裡的聰明全用來和爹孃鬥智鬥勇了。
想想小皇子還有幾分哭笑不得。
“我也是真不孝,難得用點小心思,全落在意的人身上了。”南枝說起來還有幾分自嘲。
伴讀輕輕摸摸小皇子的頭:“枝枝,定國公他們同樣是你在意的人。”
南枝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平安無事,於是費勁小心思去隱瞞帝後。
手段上或許造成欺騙事實,但並非惡意欺騙。
單純從事件性質而言,並不太一樣。
這次南枝卻沒有接受伴讀的安慰,同時也沒有絲毫放棄的意思。
“不必替我開脫,欺騙就是欺騙,無論善意與惡意,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坦一些,我還不至於沒用到要自欺欺人。”
心中確實過意不去,但也不意味著他會因此放棄偷跑計劃。
於是三日後,仁安帝再次避而不見九皇子,九皇子怒而離宮去了皇莊。
仁安帝明顯也沒想到小兒子這次氣性這麼大,就這麼生氣嗎?
比起皇帝隱約察覺不對勁,皇後反倒是沒有半分意外。
甚至心裡有種果然還是來了的念頭,於是吩咐找人要看好小皇子,務必不能讓他離開盛京。
皇莊上的小皇子,感受到或明或暗的視線,心中明白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