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跟著一位神醫,隨時根據他的身體情況來為他調理,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由於他們要趕路,仲景也沒辦法給南枝用藥物來調理,只有用針灸頂替藥物,來替南枝調理身體。
親自感受過仲景施針,小皇子心中也百分百肯定,針灸上仲景同樣耍了小心思。
無論是他大哥還是他爹都覺得仲景施針很痛苦,可他趕路途中也沒少感受,卻沒有一次感覺到疼。
小皇子有時候都懷疑仲景是不是沒有動手,結果看到身上紮的一堆銀針,就知道對方能夠在患者感受不到痛苦的情況下施針。
想到之前仲景的解釋,小皇子有些一言難盡。
不過他也沒戳破,他擔心脾氣古怪的仲大夫會惱羞成怒,既然能夠少吃些苦,自然沒必要自找罪受。
識時務是一種優良品質,小皇子十分清楚什麼時候適當示弱和裝傻,能夠換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他不去問仲景,不代表著仲景不會來找他。
“給你針灸是為了緩解疲勞,功效不同手法也不同。”這個解釋頗有幾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南枝也不傻,自然是仲景說什麼他就當是什麼,不要得罪一位醫者,特別身份還是患者的時候。
這種略帶虛偽的心照不宣下,仲景這個大夫和南枝這個病患相處十分愉快。
至於在場的第三人,被兩人默契的無視了。
全程圍觀高手過招,對於顧清晏的影響並非沒有,最起碼他學會了一種名為圓滑的為人處事。
這是屬於成年人的狡詐,也是屬於人性多變的一部分。
明明小皇子比他歲數還小一些,但每次他都能在對方身上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南枝並不清楚伴讀無意識將他視作學習物件,比起宋清廉他反倒是更像顧清晏的啟蒙老師。
這種無意識的學習,讓顧清晏對待事物的認知和處理方式,都在與南枝靠近。
小皇子眼中就是越來越像原著中的主角,面對任何局勢都能從容不迫,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他們一路上都比較順利,除了蔔蔔因為太過漂亮而吸引了不少目光以外,倒是沒惹什麼麻煩。
不過這也和他們為了趕路盡量繞過城區,大部分都是在郊外趕路有關,碰到人群聚集的時候少,大部分還是同樣在趕路的,就更不會多留意他們了。
騎馬比馬車顛簸的多,南枝也是頭一次在趕路上吃這麼大苦,心裡暗自下決定,等到帶著二哥回京之後,一定要讓對方多掏一些精神補償!
南枝心中不由得慶幸弄出了馬蹄鐵,不然連續跑這麼長時間,即便蔔蔔是汗血寶馬,那四隻馬蹄都要跑廢。
心疼的摸了摸同樣帶上幾分疲憊的馬脖子,蔔蔔若有所感的回蹭。
其實它很少有和小主人一起出門的時候,即便趕路很累,它也十分高興能夠有這麼多與主人相處的時間。
感受到蔔蔔的親近之意,心軟的小皇子又給它餵了一根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