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娶了公主一步登天,無論她的目的是什麼都能走一條捷徑達成,面對於她自身可以說有益無害的賜婚,這位探花郎斷然拒絕。
又有多少人面對這種情況能夠始終堅定如一呢?
“那您還強行賜婚?這不是以勢壓人嗎?”南枝有些生氣,他不知道五公主是什麼情況,但馮鳳熙拒絕的情況下還賜婚,多少有些不地道。
誰知道仁安帝絲毫沒有被數落的尷尬,反倒是更加一言難盡,哪裡是他強行賜婚以勢壓人?
“是小五自己和馮鳳熙說要嫁給她,原本強烈反對的探花自己鬆口預設了!”仁安帝簡直覺得冤枉。
這婚最後雖然是他賜的,可無論是開頭還是過程他全都沒參與,完全是五公主自己提起,最後也是馮鳳熙自己答應,全程他更像一個賜婚的工具。
可以說他都快憋屈死了,小兒子還誤會他為父不仁,不可否認他最終答應賜婚有一定政治因素。
但這樁婚事並不是他一力促成,有心為之,更別說他知道這事定會讓小兒子誤會,可以說是十分冤枉。
南枝看著憤懣的親爹,眨巴著眼思索,要是這樣的話,他氣勢洶洶來要個答案,貌似真的有點傷人?
意識到這一點後,他後知後覺的尷尬起來,同時還伴隨著對仁安帝産生質疑的心虛。
仁安帝倒沒責怪小兒子,相反他安慰的揉了揉對方的頭,忍不住嘆息。
“你如此想也並沒有錯,倘若那馮鳳熙身份毫無問題,今日瓊林宴上為了向寒門表示一視同仁,朕會選擇直接賜婚,而不是等到小五來求下嫁。”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南枝的質疑仁安帝絲毫不覺得難過。
身為帝王為數不多的柔情都給了小部分人,碰巧五公主不在這個範圍,同時幾位公主當中,適齡母家又毫無勢力支撐的五公主自然會是仁安帝選擇政治聯姻的物件。
更別說這位五公主還有一半北狄血統,可以說在盛京她的身份十分尷尬,雖然身為公主,但世家並沒有願意求娶這位公主的。
公主又不可能下嫁商賈平民,最好的大概就是嫁與寒門官員,運氣差一點甚至有可能需要她去和親。
她的婚姻是仁安帝僅剩在意的東西,或許有些無情,但除了皇後所出的皇子與公主外,在仁安帝心中並非是他的孩子,而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雖說傷人,但的確如此。
甚至在有了南枝這個小兒子之後,他的所有偏愛都給了對方。
南枝未嘗不知道這些,甚至作為受益者不應該一邊享受些這位帝王的父愛,另一方面又覺得對方對待其他子女太過冷酷。
他的父親不僅僅是他的父親,對方更是執掌天下的皇帝,在這個身份下他已經足夠仁慈了。
“我也不是怪您,只是……”只是這樣的仁安帝於他而言太陌生了。
同時他也恍惚明白,為什麼沒人願意相信在他這,仁安帝真的只想單純作為一位父親存在。
“我知道的。”仁安帝溫和的起身,和南枝面對面,蹲下後與小兒子對視,“你只是接受不了有可能會失去為父。”
真正讓南枝恐懼的,是這位選擇在他面前展現出帝王之姿的父親,從此不再是會給予他偏愛的父親。
讓他不安的源頭是他害怕失去他的父親,從今往後只剩君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