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淨進來十分好奇的圍繞著榨油機摸了好幾遍,就差自己動手試一試了。
看得出來,玉淨來到這裡開朗了不少,張瀾清也是打心眼裡的為她高興。
一旁的鐵匠大哥實在看不下去了,走出來說:
“菜籽榨油機由進料斗、分離處、齒輪箱、榨籠、榨螺軸、機架等部件組成。”
張瀾清接著走到榨油機面前說:
我們在榨油之前要進行一定的準備工作,就是說油料入榨前要進行預處理,並且預處理的效果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榨油機的它效能和油的質量以及出油的多少
油料的預處理包括下面這些方法:
第一步是清選:透過清選,可以清除油料中的泥沙、石子和金屬雜物這位雜物,並且如果你不去清選的話,你直接榨油會加快零件的壽命,本來可以用十年的,結果只能用五年。
更加嚴重的甚至會直接導致榨油機損壞,也有可能會影響出油率,就是一斤菜籽如果可以榨油8兩,如果受這個影響的話,也許只能炸5兩或者6兩。
第二步就是剝殼和分離:為了減少油含量的損失,充分發揮榨油機的壓榨能力,比如花生、桐籽、茶籽這種帶殼的,應該剝殼並且將花生殼與花生仁分開之後再進行壓榨,還有一種棉籽應脫絨。”
這是玉淨開口說話了:“瀾清姐你的意思是說花生,還有桐籽也可以榨油嗎?雖然我不知道桐籽是什麼,但是花生我知道。”
“當然可以,還有橄欖油,不過橄欖我們這個地方看不到,需要在非常熱的地方才有。”
張瀾清笑著耐心的給她解釋,隨後她接著說:
第三步就是破碎及軋胚:油料一般都可整粒壓榨,就是不用將他切碎,也不用將它壓裂開,但象茶籽、大豆等這樣的油料經過碎籽、軋胚之後的壓榨比一整粒壓榨出油的效果更好。
意思就是說你不切開可以榨油5兩,切開可以榨油8兩,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都選擇了將它切開。
第四部是蒸炒:蒸炒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出油率,使原本的生胚變為熟胚,破壞了例如花生它那一小粒花生胚的結構,這樣可以促使油脂與料胚迅速脫離,意為出油更快了,一壓就出油,不用這個方法需要十分鐘,用了這個方法只需要六分鐘這樣子。
並且他還可以同時降低油脂的粘度,更加易於榨取,有利於油脂和餅粕的儲存這些,蒸炒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控制好油料的入榨水份和溫度。
現在這個我們還做不到,只能先略過了,出油的效果不是現在考慮的事情,我們最重要的是現在只考慮能不能出油。
第五步是將蒸炒好的菜籽倒入已經磨合升溫,裡面溫度已經到了合適的溫度,帶上手套用手去試一下榨油機外表的溫度,如果榨膛外表已感燙手,那就可以將菜籽倒進榨油機裡了。
第六步也是最後一步:觀察出油、出餅情況,餅是菜籽油已經炸出油了剩下的部分因為高溫粘在一起的稱之為油餅,適當調節出餅厚度,有的油餅可以重複炸一下,以保證不浪費材料,炸出更多的油,如果餅夠薄,榨膛壓力需要升高,如果夠厚,那就需要將壓力降低。
炸完之後又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有出油:正常情況下,二八開中的八左右的油集中在榨油機前面排出,靠近尾部的出餅圈的榨圈之間只有一少部分油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