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地點定在一家頗具調性的咖啡廳,但因預算限制,時間只能約在營業結束後的晚上十點。
陸野是剛出道一年的十八線樂隊主唱,因參演青春劇圈了一波粉,而姜早的報道意外讓他這個小糊咖免費上了次熱搜。
若不是周氏傳媒的藝人身份,若不是林思齊賣了姜萊面子,這種小紕漏根本掀不起風浪。
畢竟,維港傳媒是業內巨頭,明星親自鬧上門都未必能討到說法,隨便找個由頭搪塞便是。
娛樂圈,沒有新聞才是最壞的新聞。
焦香繚繞的咖啡廳裡,現場已佈置妥當。姜早坐在入口處的卡座,指尖輕叩紙張,低聲梳理著採訪提綱。
她習慣脫稿採訪。
記者不僅要與嘉賓博弈,拆解話術下的真偽,更是一場自我較量:
如何用一個小小的提問撬出大眾想看的、好奇的、能津津樂道的故事。
像陸野這樣處在上升期的藝人,最缺的就是記憶點和爆點。可上次的過節,早讓他對姜早築起一道戒備的高牆。
這個採訪,難做。
陸野剛踏進咖啡廳,迎面就看見舉著燈牌、呲著一口大白牙、笑得傻乎乎的姜早。
門口剛拖過地,陸野走得急沒注意,扶著門把踉蹌了好幾下才站穩。或許是覺得丟臉,他臭屁地做了個側空翻,試圖挽回形象。
姜早憋著笑,順手用手機錄下這段“精彩表演”,這才迎上去:
“直接開始沒問題吧?我們租的時間只剩一小時了。”
他輕哼一聲,踩著白板鞋走近,黑色襯衫點綴著小白花,風騷地敞著領口,銀色小耳釘在燈光下晃眼。忽略他那副拽上天的表情,姜早不得不承認:
這小子確實有爆紅的潛質。
採訪出乎意料地順利。
鏡頭前的陸野一聊到音樂,眼底的光藏都藏不住,回答時還時不時帶出些一路走來的趣事。哪怕對他毫無興趣的人,光聽這些八卦小故事,都能嗑掉一包瓜子
“謝謝陸野,祝你新歌大爆!”姜早笑眯眯地收尾,“要是哪天你去紅館開演唱會,可得給我留張票,我這手速估計搶不到。”
大概是採訪結束,他也懶得裝客氣,嘁了一聲:
“要不是看在姜萊姐的面子上,我才不接你們這破採訪。”
反正工作完成,姜早心情好,懶得跟他計較,敷衍地擺擺手:
“行行行,結束了,慢走不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