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吳家堡外的空地上,卻是人滿為患,足足幾百名匠戶及其家人在排隊登記,然後領銀子和棉衣棉褲。
好在堡中早已收拾完畢,擠一擠還是能住下的,只是無法再幹活了,而且家眷早就陸續住了進去。
那些家眷,現在見家中的男人也來了,總算是徹底放心了,圍在一起講述著這幾日堡中的生活。
聽著家人的訴說,一名名匠戶臉上都樂開了花,喝著肉湯,啃著白麵饅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趙銳臉上同樣樂開了花,他也沒想到一個千戶所,竟然有這麼多匠戶,老弱婦孺加起來整整七百餘人。
“嫂嫂,你也去說兩句吧!”
趙銳知道,相比起他的高談闊論,李婉柔的承諾,應該更能讓這幫匠戶儘快安下心來。
“二爺既已當家,嫂嫂一個婦道人家,怎可在拋頭露面?”
李婉柔心裡非常無奈,她是不贊成二爺這樣做的,可如今別說反對,連勸說都有些底氣不足。
“呵呵,誰叫嫂嫂深得人心,快去吧,不礙事的。”
“好吧!”
李婉柔只得點點頭,緩步來到堡門前空地的臺上。
正蹲在地上吃東西的上千人,頓時就停了下來,望著高臺上的李婉柔。
“從今往後,大家就是我趙家的人了,只要你們踏踏實實的做事,聽二爺的話,我趙家就絕不會讓大家餓著凍著。”
“多謝夫人。”
“夫人放心,小老兒一家今後一定死心塌地為趙家做事,絕不敢有半點怠慢。”
眾人紛紛放下手中的碗,激動的跪下,朝著李婉柔感謝磕頭。
看著這一幕,趙銳也是無語了,他說的比李婉柔好聽多了好不好?也沒見他們激動成這樣呀!
雖然心裡有些吃味,但趙銳也不得不承認,這時代的名聲確實很重要。
他由於最近才當家作主,這些匠戶對他都還不瞭解,加之又剛剛滅了吳黃兩家滿門。
而這五年來他嫂嫂的所作所為,整個朔州百姓卻是都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