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地盤上的政務是分開的。
河南和山西南部山西北部都是各管各的,互不統屬,大同宣府河套,政事上由張翰負責,軍事上由馬英。
山西中南部地區政事上由王銀負責,軍事上以趙虎為主,河南軍政都由李婉柔主持,實則軍事上一直是紅娘子在打理。
但唯獨銀行,商隊和商行是統一管理的,而總部也早就搬到了開封。
一番摸底,趙銳首先就被銀行和商行的規模嚇到了,截止今年四月,銀行已經有了600多家分行。
其中山西河南佔了一半,另外大多都在南直隸和湖廣。
這兩個地方的各州府幾乎都有一個分行,甚至有些大一點的縣都設了分行,其他各省則只是在治所城市和大一些的府設了一個分行。
鑄造的銀幣高達2000萬枚,發售的寶鈔面額足足有兩億,銀行的存銀卻只有區區五百萬兩。
趙銳差點嚇暈過去。
更讓他恐怖的還在後面,河南財務的賬上,竟然沒有一分錢,每月的軍餉俸祿以及辦公經費,卻高達四百萬兩。
至於錢從哪裡來,簡單,發售寶鈔,不斷的發售寶鈔來給行政人員和軍隊發俸祿,然後由商行回收。
商行的分行同樣達到了500多家,可賬面上卻只剩下一千萬石糧食和500萬流動資金。
不過,去年一年倒是賺了4000多萬兩,大多都花在擴張上面了。
雖然去年一年商行和銀行都在為河南兜底,但好在賬目還算清晰,趙銳知道若不是李婉柔她們瘋狂發售寶鈔,商行的利潤絕對要高達一億,銀行恐怕也不會虧得那麼慘。
商行光憑那5000萬石糧食,二兩銀子收購,四兩銀子賣出,就是一倍的差價,價值一億。
看完後,趙銳終於明白李婉柔和李雅她們是怎麼運作的了。
他的銀行已經不是銀本位了,而是以糧食作為發售基礎貨幣體系。
這樣也確實可行,歷史上共和國有段時期就是以糧食價值來發售貨幣的,他估計李雅她們都不知道還能這樣玩,只不過被逼無奈。
這麼多寶鈔發售出去,經濟確實盤活了,但光憑趙家商行來回收,時間久了也是不行的,而且河南財政至今還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這樣是絕對不行滴!
所以他打算收商稅了,不過商稅也是不能亂收的,畢竟現在所有的物品都居高不下,尤其是食鹽和棉布。
接下來的日子,趙銳給13個都司下達了統計各項資料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