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湖底全是白花花的鹽,哈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牧民的指引下,趙銳很輕鬆的就找到了茶卡鹽湖,這座亞洲最大的天然鹽湖。
他記得前世,在電視上看見過,用挖機在水裡挖一下,撈上來的全部是白花花的結晶食鹽,根本不用曬和煮,只要稍微晾一下。
“什麼?全部都是鹽?那這…這得有多少?”蘭朵兒震撼的嘴都合不攏了。
“具體有多少我也跟你說不清楚,反正以大明現在的人口,吃上一萬年都吃不完。”
“嘶!”
蘭朵兒和周圍的親衛倒吸一口涼氣。
“相公,那豈不是說咱們發大財啦?”震驚過後,蘭朵兒就是歡喜的跳了起來,他們土默特部可是常年缺鹽缺的厲害,沒少被商人坑。
“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趙銳擺擺手,茶卡鹽湖位於青海湖西南方二百多里,雖然非常容易開採,只需將湖底的鹽層殼敲掉,就能得到結晶鹽,清朝的時候就開始開採,但只道解放後才大規模開採。
問題不在於開採,而是在於怎麼將開採出來的大量食鹽運回到中原去。
不過哪怕困難再大,趙銳也打算大規模開採,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西北幾乎沒有什麼商品賣往關外。
大明是怎麼亡的?
在趙銳看來,其中主要一個原因就是貧富差距太大,經濟不平衡。
全國各地的白銀,都嘩嘩的流向了江南,被那幫地主商人埋了起來。
久而久之,就導致其他各省都缺乏白銀流通,尤其是西北最為嚴重,本來普通百姓使用的是銅錢,問題也不大。
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讓百姓也不得不需要銀子來交稅,為什麼陝西的百姓最先造反,就是因為要湊銀子交稅,被壓榨的破產,活不下去了。
所以趙銳才想要開採茶卡鹽湖,然後經西北運出去,這過程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工勞力,沿途也需要無數的貨站船隻馬車,這樣經濟就能盤活。
雖然沒有在沿海曬鹽合算,太大動干戈折騰了,但只要合理的開工錢,絕對利大於弊。
喜歡明末之草原為王請大家收藏:()明末之草原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