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被趙銳打的稀巴爛,尤其是北面的三府一州,城中除了一些小商小販,其餘商賈大戶幾乎死絕了。
如開封府,原先人口有百萬,城中店鋪林立,酒樓妓院多如牛毛,但現在幾乎都成了無主之物。
這導致偌大的開封城內,想找家酒樓吃飯都很困難,經濟徹底陷入了癱瘓,而洛陽城的情況更嚴重。
作為一名有著現代見識的重生者,趙銳自然知道商業的重要性。
但商業不比農業,農業只需要將田地分下去,一年時間就能恢復。
可商業一旦被打破,想要在繁榮起來就非常的困難,因為百姓不懂得經商。
而那些掌櫃夥計雖然有經驗,卻都是窮鬼,他也不可能將酒樓店鋪白給他們,何況做生意也是要本錢的。
所以趙銳打算將那些酒樓店鋪,一部分補償給其他各州府計程車紳地主,引導他們棄地從商。
一部分賣給山西和江南的大商人,儘管江南計程車紳商人視他為洪水猛獸,但他相信應該沒人和錢過不去,訊息他早就放出了。
最後一部分,他打算扶持那些小商小販,讓銀行給他們貸款。
商稅一兩年內他也不打算收。
至於空出來的大量宅院,他卻是不打算賣,除了一部分,賞賜給這次立功的將士,其他的全部封存起來,等經濟盤活後再搞開發。
……
張嫣在開封也只是待了幾天就匆匆啟程回京,至於以前要給趙銳手下賜婚的事提都沒再提。
接下來的日子,隨著趙銳的命令傳達衛後,南面各州縣計程車紳,總算消停了下來,開始揣著地契,前往開封接受補償的酒樓店鋪。
不答應也沒辦法,胳膊擰不過大腿,有補償總比沒補償要好吧。
如今田地也沒有了,一大家子人要養活,坐吃山空肯定不行的,本縣的生意又接近飽和,所以能在其他城裡有間鋪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他們不傻,現在北面各州縣肯定什麼都缺,而按那些泥腿子分的田地,又免稅三年,要不了一兩年那幫傢伙就會有錢的。
所以幾乎都打定主意,先去看看分到的酒樓店鋪如何,如果還可以的話,就先整理一下,然後去江南進貨,反正人手他們不缺。
整個河南的反賊山賊又幾乎絕跡,安全問題上也不用擔心。
趙銳也慶幸自己擁有大量的識字女人,才得以將這件事實施下去。
畢竟各縣空出來了多少酒樓店鋪得先統計清楚,大小也得分等級,然後再按照士紳地主土地面積大小分配,還要發放新的房屋憑證。
工作量可謂是巨大無比,導致李婉柔都不得不天天給趙銳分擔壓力,主動將這一攤子事接了過去。
這件事可謂是皆大歡喜,分到酒樓店鋪計程車紳掐指一算,發現不但沒虧,竟然還賺了,連著對趙銳的恨意都消了不少。
因為分到的都是各縣城州城當街的好鋪子,只要進點貨物派個管家帳房來管理就可以開業。
一時間無數計程車紳,都準備下江南,而華夏銀行又給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