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也知道她說的是事實,馬匪和土匪不一樣,馬匪來去如風,商隊防不勝防,只能乖乖交銀子。
“那些俘虜怎麼辦?是送回去,還是讓他們跟著?”馬英問道,她也不想呆在這裡了,這半個月來將太原城都逛了個遍。
“都帶上吧,告訴他們只要表現好,今後就能加入我趙家軍,要走的也隨便。”趙銳想了一下襬擺手。
那兩千人大多都是青壯,要麼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要麼就是軍戶逃上山,稍微操練一下,作為趙家軍的編外人員還是可以的。
第二天清晨,大軍終於拔營起寨,浩浩蕩蕩的向西南而去,大車小車足足兩百餘輛。
兩千俘虜暫時都編為了後勤人員,只不過沒有發放兵器,這些人早就被趙家軍,那強大的戰鬥力震懾到了。
又得知了趙家軍的待遇,今後可能成為正式趙家軍一員,見吃的伙食也一樣,一天三頓,頓頓都能吃飽,大多數人都決定留下來,那怕沒人看守,偷偷走掉的也極少。
“棟國賢弟…”
大軍走出三十里後,官道旁竟然有人在等候,得報後,趙銳和馬英匆匆騎馬趕來,發現竟然全是一些年過半百的老頭,足足十多人。
“這位老人家,不知你有何事?”趙銳翻身下馬,眉頭都皺成了川字,朝叫他的那名鬍鬚皆白的老者拱了拱手,發現對方還真有些眼熟。
“棟國賢弟真是貴人多忘事呀,連為兄都不記得了?”老者上前一步笑道。
“你…你是李兄?”趙銳一拍額頭,終於想起這人是誰了,是去年和他一起院試的榆次縣李老頭,姓李,名國達,字瑞豐。
“呵呵,我還以為賢弟如今當了將軍,不認得為兄了。”老者顯得非常親熱,上前抓住趙銳的手笑道。
“李兄勿怪,實在是近日中暑,頭腦還有些不清醒。”趙銳臉皮抽搐了一下,尷尬的道。
“二郎,你和他?”馬英見兩人稱兄道弟,吃驚地張大了小嘴。
趙銳苦笑,李國達卻是絲毫不在意,開始給趙銳介紹起同伴來。
“賢弟,這位是我榆次劉舉人,萬曆二十年中的舉。”
“幸會幸會!”
“趙賢弟客氣了。”
趙銳連忙拱手打招呼,最後發現這十五人,竟然都是太原府附近各縣的舉人秀才。
“得知賢弟竟棄筆從戎,為兄是非常的敬佩,如今我大明內憂外患,雖然我等已年過半百,但也想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還望賢弟莫要嫌棄…”